说明
古来《易》注都为统治阶级宣教之作,穿凿附会,借古代语言,穿古人服饰,演新角色,说的是他们自己的话而不是《易》义。又因时代远隔,文献无证,只知讲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几个理想人物,而缺乏关于奴隶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的历史知识。由于这主观客观的两个原因,历代《易》注,尽是胡说。 卦画和卦爻辞性质不同,各成体系。《易传》把两者牵合在一起,用爻位来讲封建伦理等级关系,为统治阶级服务,穿凿附会,尽是胡谈,并非《易》义。… 除了个别文字训诂可取外,所有前人《易》注尽是错误的。《周易》是奴隶社会作品,一定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才能理解。
9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