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承诺与一致
行为是确定一个人自身信仰、价值观、态度以及他接下来想怎么做的主要信息源。 引自 发自内心地认同 总之,主动承诺似乎能给予我们用来塑造自我形象的合适信息,而自我形象又能塑造人们将来的行为,使之起到巩固自我形象的作用。 引自 发自内心地认同 一方面,人们内心有压力要把自我形象调整得与行为一致;另一方面,外部还存在一种更为鬼祟的压力,人们会按照他人对自己的感知来调整形象。 引自 发自内心地认同 定下目标,把它写下来。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关键是你定了这个目标,这样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接着,把它写出来。把东西写下来,有种非凡的力量。所以,顶下目标,把它写下来。等你达到了这个目标,再定另一个,也把它写下来。这样,你会进步如飞的。 引自 发自内心地认同 公开承诺往往具有持久的效力。 引自 发自内心地认同 每当一个人当众选择了一种立场,便会产生维持它的动机,因为这样才能显得前后一致。 引自 发自内心地认同 为一个承诺付出的努力越多,它对承诺这的影响就越大。 引自 发自内心地认同 费尽周折才得到某样东西的人,比轻轻松松就得到的人,对这件东西往往会更加珍视。 引自 发自内心地认同 团队成员的忠诚和奉献精神,能极大地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生存概率。 引自 发自内心地认同 只有在认为外界不存在强大的压力时,我们才会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地负责任。 引自 发自内心地认同 优厚的奖品就属于此类外部压力,它可以让我们去执行某一行动,但并不足以让我们自觉自愿地对此行动负责任。顺理成章地,我们也不会觉得该对它有什么承诺感。强大的威胁也一样:它能叫人当场顺从,却不大可能带来长期的承诺感。事实上,优厚的物质奖励或强大的威胁甚至可能减少或 “破坏”我们对某一行为的内在责任心,一日奖励或惩罚不存在了,我们就不愿意再去做它。 引自 发自内心地认同 要想承诺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它们得是当事人积极、公开、经过一番努力后自由选择的。 引自 发自内心地认同 个人承诺能建立起一套自圆其说的系统,能为最初的承诺找到新的理由。 引自 发自内心地认同 一旦做出了艰难的选择,人们总会很乐意地相信自己选对了。两位加拿大心理学家完成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赛马场上人们的奇妙心理。赛马时,只要一下注,人们对自己所选之马获胜的信心就会立时大增。当然,这些马的实际获胜概率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马还是原先那匹马,站在跟原先相同的赛道上,赛马场也还是原先那个赛马场。只不过,在下注者看来,一买下彩票,这匹马获胜的可能性就顿时变大了。 引自 第7章 承诺与一致 一般而言,这种选择方向上的转变,跟另一种常见的社会影响力原则相关。和其他影响力原则一样,这种“武器”也深深地扎根在我们心中,无声无息地指引着我们的行动。这其实很简单: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同时也显得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我们做出了一个选择,或采取了某种立场,我们立刻就会被来自内心和周围的压力,迫使自己按照承诺去行事。而且,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我们还会想方设法地行动证明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引自 第7章 承诺与一致 保持并显得前后一致的动力,是一种威力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武器,它经常令我们做出明显有违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引自 言出必行 要想理解为什么人的一致性动机如此强大,我们应当意识到,在大多数环境下,言行一致都是一件既有价值又得 引自 言出必行 要是有什么办法能省掉动脑筋这档子真正的体力活儿,那人们断然不会放过它 机械地保特一致还有另外一点迷人之处。有时候,我们逃避思考活动,不是因为它辛苦、要动脑筋,而是因为这么做了以后反而会招来严重的后果,有时候,只要稍加思考,就能得出一连串显而不受人待见的该死答案。就因为这个,我们才懒得去思考。所以有些烦人的事情,我们宁肯视而不见。由于自动保持致是一种预先设置好的响应方式,所以一旦碰到麻烦事,它就会为我们提供一处安全的藏身之所:躲在保持一致的城堡里面,我们总算可以逃过理性带来的折磨了。 引自 言出必行 要想理解为什么人的一致性动机如此强大,我们应当意识到,在大多数环境下,言行一致都是一件既有价值又得当的事。依照人们的普遍感觉,言行不一是一种不可取的人格特征。一方面,信仰、言语和行为前后不一的人,会被看成是思路混乱、表里不一,甚至精神有毛病;另一方面,言行高度一致大多跟个性坚强、智力出众挂钩,它是逻辑性、稳定性和诚实的核心。伟大的英国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说过一句话,暗示了人们非常看重一致性,有时甚至到了觉得它比做事正确还重要的程度。一次演讲之后,有人问法拉第,他的意思是不 是说某个讨厌的学术对手一贯出错,法拉第瞪着提问者回答道:“他才没那么前后如一呢!” 引自 言出必行 要是我能让你做出承诺,即选择立场、公开表明观点,就相当于帮你搭建好了舞台,促使你不加思索地自动照着先前承诺去行事。只要立场站稳了,人们就自然地想要倔强地按照与该立场保持一致的方式去行事。 引自 承诺是关键 在接受琐碎请求时务必小心谨慎,因为一旦同意了,它就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它不仅能提高我们对分量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还能使我们更乐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应的小要求毫不相关的事情。 引自 承诺是关键 每当你做出一个选择,你都在把自己核心的部分,也就是进行选择的那部分,变成与此前稍有不同的东西。 引自 发自内心地认同
141人阅读
Philip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5章】权威
在米尔格拉姆看来,一个令人心寒的现象反复在他积累的数据中出现。“我们的研究发现,在权威...
-
【第6章】稀缺
尤其是在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感的条件下,人们更愿意去做避免价值损失的选择,而不是选择去获得...
-
【第7章】承诺与一致
-
【第8章】联盟
人们倾向于顺从他们认为属于自己群体的人。 其他类型的认知混淆也是因为大脑在做不同的事时使...
-
【第9章】即时的影响力
很多时候,我们在对某人或某事做判断的时候,并没有 用上所有可用的相关信息;相反,我们只用...
> 查看全部1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