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童年
读书感悟:作者罗斯特里尔,193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历史政治科学博士,1980年《毛泽东传出版》 作者把毛泽东的一生用明确的时间阶段划分为21章。在我看来,整体分为1949年前革命的上半场和1949年后执政的下半场。外国人看到的毛泽东是怎样的,对此充满好奇。 引子中作者通过别人对毛泽东的印象(大多是晚年)反映毛泽东的性格,这些描述勾起了更多的好奇心。 毛泽东的童年在湖南湘潭韶山,是一个信息闭塞的乡村,在父母的经营下家从贫农迈入了小康,父亲精明强干吝啬,母亲仁慈温厚善良。 毛泽东是家中老大,从小喜欢读书,干完家里的农活、家人睡觉之后掌着油灯钻被窝继续看,他抽出他所能抽出的时间尽情阅读,阅读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曾经在网上看到他晚年时睡觉的一间房子,床边书架上满满都是书,自惭形秽)! 自我意识形成很早。家里送他上私塾学习四书五经,十岁时已经对儒学、佛经(从小他跟着母亲信佛,后来放弃)已经有了批判意见。即使父亲一直想让他关注接手家里农田经营,读那么多书是懒惰无用的表现,不给他钱让他去外面读书,他通过借钱坚持去读书,在他读了《盛世危言》、看到了压迫反抗,救国救民的种子已经在他心中萌芽扎根。(坚定自己的原则和意志不放弃,必将终成大事。)
81人阅读
娟儿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童年
-
第2章:为何求知
毛泽东离开家乡后先来到了湘乡的东山高小学堂学习,学校小团体意识强,排外,再加上毛泽东个...
-
第三章,北京和上海广阔的世界(1918—1921)
1、第一次北上组织勤工俭学(历时6个月)。1918年恩师杨昌济到北大任教,一次给毛泽东他们写...
> 查看全部1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