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 页码:第1页
宋代上层社会的男子不愿意向朋友多谈自己的妻子,即使两情相悦,男人也会因公开自己的感情而窘迫。与朋友分别的悲伤、与妓女分离的愁绪会被写成诗作与人交流,这部分私情男性不吝于表现。尽管有追悼妻子的文字,多是在理性上赞赏她在家庭中承担的功能,以及如何顺从、谦恭、收敛。司马光撰文写共同生活44年的妻子,说她从不抱怨,不嫉妒,从无“忿忮之色” 。甚至宣称对于女人,没有比不妒更重要的德行。袁燮则赞扬妻子勤劳、真诚、一番苦心和宽大为怀。他们把理想的夫妻生活描写成十分内敛和相敬如宾,表扬那种像“待客”一样对待丈夫的妻子。两人日常生活中相伴的快乐在洪适与妻子沈德柔的关系中惊鸿一瞥,他与妻子同住乡村的时候,“临水看山,常至日昃”。 他们对有共同知识兴趣和精神财富的婚姻流露正面的评价。梅尧臣与苏轼都因为妻子的知书与聪慧而乐于与她们聊天。周必大的妻子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共同教育孩子,并且经常下棋至深夜。李清照与赵明诚共同痴迷于金石收藏,两人一起研究路途中买来的石刻图书和印章。有一幅画因为售价过高而无法购入的时候,“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如果一位妻子转向佛教而变得安详沉静,她就会得到周围所有人的尊敬,因为她维系了家庭的和谐。她将不再是痛苦的,被忽略的妻子,不会再有激烈的感情爆发,而成为家里的圣人。
3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