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母亲在教育子女上秉持着一种禅宗式的冷静和中立,我觉得这种心态非常好,非常难以效仿。我有些朋友的母亲对他们的生活过分关注,我还知道一些孩子的父母因忙于自己的事情而忽略了孩子。我母亲则介于两者之间。她不急于下判断,也不急于干预。她观察我们的情绪,慈爱地见证我们每天的痛苦与欢乐。事情变得糟糕时,她只给予我们一点儿同情。我们做了一件很棒的事,她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表扬一下,我们知道她对此感到高兴,但那不至于成为我们做这件事的理由。
倘若给我们提建议,她通常是冷静理智且讲求实效的。“你不需要喜欢你的老师。”一天,我回到家向她抱怨时,她这样跟我说,“但那位女士脑子里的数学知识,你需要掌握。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其他的不要想。”
她爱克雷格和我,但是并不过分干预我们。她的目标是把我们推向世界。“我培养的不是小孩子,”她跟我们说,“是未来的大人。”父亲和她会为我们提供指导而不是立规矩。所以在我们十几岁时,没有晚上必须几点前回家的约束。反之,父母会问我们“你们觉得几点前回家比较合理?”,并相信我们会遵守承诺。
克雷格讲过一件事,他八年级时喜欢上一个女孩。一天,那个女孩向他发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邀请,让他到她家里去,还特意让他知道她的父母不在家,就他们两个人。
我哥哥内心很挣扎,到底去还是不去—虽然这个机会很有诱惑力,但他知道这是偷偷摸摸、不光彩的事,父母知道后一定不会原谅他。但是,他还是告诉母亲有这么一个女孩,只不过他隐瞒了一部分事实,说他们会在公立公园见面。
克雷格在做这件事之前就已经有负罪感了,他甚至只是想想都感到歉疚,并最终把整件事母亲和盘托出,他以为母亲会发脾气,或者说他希母亲发脾气,不许他去。
但是,母亲没有。她不会这么做。那不是她做事的方式。
她听了之后,并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措施,而是把选择权交还给了哥哥。她耸耸肩漫不经心地说:“你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处理吧。”然后她就转身去洗碗或叠衣服了。
这是又一个把孩子推向世界的行动。我相信,母亲心里已经知道哥哥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我现在意识到,她的每个行动背后都有一种沉着的自信作为支撑,那就是她会把我们培养成未来的大人。我们的决定要自己来做。这不是她的生活,是我们的生活,而且永远是我们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