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利益”理论和商界游说疏通团体
社会中拥有最大量为其自身利益工作的游说疏通团体的部门是商界。 他也对商界组织在美国民主中力量之大感到惊讶:“商界在美国政治中行使的权力使热衷于民主的人士困惑不解:少数人行使了巨大的权力。” 引自 “特殊利益”理论和商界游说疏通团体 “在没有军事力量介入的情况下,政治权力自然且必然会落入财产拥有者之手。”然而为什么?为什么在奉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民主社会中政治权力“自然”和“必然”要落入财产拥有者之手?这种大胆的表述可以告诉我们作者的思维偏向,但对于我们了解现实却于事无补。 商业利益组织以及这些商业利益权力的高度化,主要是由于商界划分成一系列(通常是垄断的)“产业”,每一种产业容纳的企业为数有限。由于每一产业的企业数常常不足以构成“特权”集团、很少能足以构成“中介”集团,因此,这些产业通常都很小,刚够自愿组织起来为自己提供一个积极的游说疏通团体,而只能听任政治权力“自然且必然”地流向控制国家商界和财产的人之手。虽然几乎每个职业集团均有成千工人,虽然农业的任何一个部门也拥有成千人口,但国家的商业利益通常仍然集中于垄断型集团或垄断型产业之手。于是,只有当全国劳工、脑力职业者和农业利益集团的潜在力量由某种能够以副产品的形式提供政治权力的组织凝聚起来之时,才能使其组成能组织起来并采取有效行动的大型潜在集团;与此相反,商业利益一般无须任何此类外援就能自动、直接组织起来并采取强化其共同利益的行动。众多的工人、消费者、白领工人、农场主等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组织起来,而商业利益会组织起来则是普遍规律。 引自 “特殊利益”理论和商界游说疏通团体 小集团有组织、积极的利益是能胜过大集团无组织、无保护的利益的。尽管表面上仍是多数原则,但相对较小的集团或产业却常常能够赢得关税或钻税收的空子,使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或纳税人蒙受损失。这就是人们可能从以特权和中介集团为一方与以大型潜在集团为另一方的两者之间的区别中所能期望的东西。 因此,行业协会一般都相当小,这也是有如此之多的协会存在的主要原因。然而仍然有不少行业协会能形成强大的力量,因为它们在游说疏通之外,还向会员提供某些非集体性服务。 引自 “特殊利益”理论和商界游说疏通团体 商界作为一个整体并不像具体产业那样组织良好,作为一个整体也并不是一个小型特权集团或中介集团,而按定义应是一个大型潜在集团,因此,它也有与社会的其他部门一样的组织问题。 小集团在有关具体产业的事务方面是强有力的,因为那时它通常是唯一有组织的势力,但当涉及整个国家的问题时就显得勉为其难了,因为那时它必须对付组织起来的劳工及其他有组织的大集团。总之,由于这个原因,商界并不是唯一有效的压力集团。 个别产业集团的“特殊利益”具有超常权力(虽然商界作为整体并非如此)这种判断与现实的总趋势显然是一致的。看来具体的利益集团确能钻税收空子、争取优惠关税和特殊的税收规定、获得宽松的管制政策等等,但是,商界作为一个整体在阻止倾向社会福利的法规和累进税方面的努力却并不成功。 引自 “特殊利益”理论和商界游说疏通团体
119人阅读
Chandler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制度经济学和压力集团——约翰·R.康芒斯
康芒斯思想的依据是他认为市场机制本身并不会给经济社会中各个集团带来公平的结果,他相信,...
-
大型压力集团的“副产品”理论
已经组织起来的大经济集团确实具有区别于那些尚未组织起来的大经济集团的共同特点,并且这种...
-
“特殊利益”理论和商界游说疏通团体
-
现代压力集团理论——本特利,杜鲁门,拉瑟姆
认为集团利益是经济和政治行为的绝对基本决定因素的思想已为许多(也许是多数)政治学家所接...
-
“非经济”游说疏通团体
对于以非理性或反理性行为作为游说疏通基础的场合,也许最好不是向经济学而是转向心理学或社...
> 查看全部1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