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记
我认为最理想的派对应该是这个样子:人数在十到十五人之间,人人悄声交谈;大家都不交换什么名片,也不谈论工作;房间的一角,弦乐四重奏规规矩矩地演奏着莫扎特;不怕人的暹罗猫惬意地睡在沙发上;美味的黑品诺葡萄酒已经打开瓶盖,从露台可以跳望夜幕下的大海,海面上浮着半轮琥珀色的月亮;微风带来无限芬芳,身着丝绒晚礼服、睿智而美丽的中年女子亲切地向我详细解释鸵鸟的饲养方法。 “要想在家里饲养一对鸵鸟的话,村上先生,那至少需要一块五百平方米的地皮。围墙非得有两米高才行。鸵鸟是长寿的动物,有的寿命甚至会超过八十岁…” 听她娓娓道来,渐渐地萌生出这样的心情:“在家里养上一对鸵鸟倒也不赖嘛。” 引自 派对是我的弱项 / 懂!!!我也想参加这样的聚会!不要聊工作,就聊那些奇奇怪怪的、关于动物自然艺术或云朵。
脱掉衣服走进浴场,过了一小会儿,我忽然注意到周围的人几乎个个体形都一模一样。当然,有的人高马大,有的五短身材,而且既有中年人,也有青年人,可大都体态瘦削(至少不算肥胖),晒得黝黑,剪着短发,长着两条精悍的腿。总之,这里所有的人都是刚跑完比赛的跑者。 这番景象就算不说奇异,也是相当不可思议。一般来说,我们走进公共浴场或者温泉时,总会发现那里的人拥有形形色色的体形。有人瘦,有人胖,有人看上去健康,有人看上去不甚健康…这些体形各异的人或是擦洗身体,或是泡在热水里闲聊。我们理所当然地习惯了世界这种状态,一旦那里的人个个都拥有相似的体形(当然不是说这样有什么不好),看着看着便会感到忐忑不安。于是我匆匆走出浴室,打道回府了。 ……. 如此一想,体形各异、面孔各异、思想各异的人杂然相处、宽松随意地生活的世界,对我们的精神来说恐怕才是最理想的。但总而言之,我觉得大可不必勉强,硬要打造出超模体形来。真的。 引自 说说体形 // 在没有这样具象的场景提示前,我们好像总会忘记“各异”这件事情,而去追求相似的目标,或者被别人硬要打造成一样的样子。
仿佛房间的一角诞生了一个特殊的空间,日常与非日常在那里像马赛克般交错混杂。 引自 大酒店里的金鱼 如果不信赖周围的人,事情就不可能有所进展;但若是信任过度,有时反而于人于己都不利。这话很有道理。“信赖却不信任”,至理名言哦。 引自 所谓“Meat Goodbye” 信赖却不能完全信任别人,这样的人生有时也是孤独的。那种细微的缝隙、那种类似背离的东西带来痛楚,不让我们入睡。有时也会有这样的黑夜吧。不过,假如我们这样想—一“没关系,这玩意儿无非就是Meat Goodbye罢了”,说不定就能开开心心地忍耐下去呢。 引自 所谓“Meat Goodbye” 我并没有恶意,却不知何故没写成回信。您就当我是后山上的猴子,原谅我好了。下次我会捡些橡子带给您。 引自 写不成信 // 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两句太有意思了
有时候哪怕没有稿约,只要脑际浮现有趣的题目,我也会三下五除二地把它写成文章,扔进写字台抽屉里,然后忘得一干二净。 引自 写不成信 // 哇 居然还会这样。感叹优秀的作品背后真的有大量练习。
创作就是这么回事。这固然是个极端的例子,不过什么算好什么算坏,因为场合不同对手不同,可能会相差万里。基本没有不可动摇的价值基准之类的东西。也就是说,由于师从不同的人,小说的写法可能会完全不一样。可怕啊。 不过,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因为归根结底,人只能把与自己身材相符的东西穿在身上。不合体的东西即使勉强穿上身,用不了多久也自然会掉下来。因此将不合适的东西强加于人,或许也可以称为出色的教育。但要为此支付高额的学费,可就有点让人受不了啦。 引自 Office Hour // 每个人评判标准和审美太不一样,不可能听从每一个人的意见,那就穿着和自己相衬的、让自己舒服的东西吧
129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