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平等之旅 从诗学到美学
在第10章中,埃里森·萝丝主要聚焦于朗西埃的文学研究。正如她所表明的,他在文学研究中所发展的关键概念也可被扩展运用于其他艺术,尤其是视觉艺术。这些概念一尤其是“表现性”(expressivity)、“文学性”(literarity)和“沉默的言语”(mutespeech)一对美学的意义就像是平等革命对于政治的意义:它们都指向一个理念:在后浪漫主义范式中(就像是政治中的后革命范式),不只是社会地位和社会表达形式在原则上总要求被平等对待,审美客体及表达也要求被平等对待。激进平等的原则扩展之后,对再现的客体也适用。举个例子,一栋建筑,例如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也可以变成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就像维克多·雨果的小说中写的那样2
托尼·萝丝撰写了关于绘画的第11章,而哈桑·莫雷撰写了关于电影的第12章,他们都详细地阐释了这种关键概念和争论从政治到视觉艺术的概念扩展。近些年,朗西埃从电影技术中借用了蒙太奇”(montage)的概念,将之变成了他的一个核心隐喻,用于思考特定艺术家的特定艺术作品或审美世界。“蒙太奇”的隐喻使得他可以聚焦于一些策略(每次都不一样且具有特殊性),某些艺术品或艺术家运用这些策略来处理后浪漫主义范式所提供的新潜能。主流的做法是用叙事来将艺术品的表达潜能框定并包含在预先设定好的方向中,朗西埃的做法却与之相反,他的目标是在艺术领域中重新寻回创造性的力量,就像他早前在历史社会运动中所寻找的东西一样。
平等理念 解放行动 一以贯之
54人阅读
林 致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序 平等之旅 从诗学到美学
-
“Partage du sensible'”:感性的分享/分配 “partager”的诸种含义
⊙大卫德·帕纳基亚 雅克·朗西埃著作中的任何概念的特殊性都难以掌握而且不可能地域化,因为...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