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 其一 行行重行行
原文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释
○与君生别离:《楚辞》曰:悲莫悲兮生别离。
○各在天一涯:《广雅》曰:涯,方也。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毛诗》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薛综《西京赋》注曰:安,焉也。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韩诗外传》曰:诗云,“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盐铁论·未通》篇:故代马依北风,飞鸟翔故巢,莫不哀其生。(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吴越春秋》:胡马依北风而立,越燕望海日而熙,同类相亲之意也。(同上)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乐府歌》曰: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浮云之蔽白日,以喻邪佞之毁忠良,故游子之行,不顾反也。《文子》曰:日月欲明,浮云盖之;陆贾《新语》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鄣日月;《古杨柳行》曰:谗邪害公正,浮云蔽白日,义与此同也。郑玄《毛诗笺》曰:顾,念也。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小雅》:维忧用老。(孙矿评《文选》语)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史记·外戚世家》:平阳主拊其(卫子夫)背曰,“行矣,强饭,勉之!”蔡邕《饮马长城窟行》: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补)
总结
总结一下书中这篇分析的基本结构。
首先是引用的李善的注。就像前言里说的那样,李善“释‘事’的地方多,释‘义’的地方少”,所以里面大都是这首诗(可能)引用的过去的典故。这于这本书而言也是很相宜的,否则引用的注者要和本书的注者先打起来了。
然后用两段把本诗的前10句顺了一下。第一段讲前6句对《楚辞》《诗经》的引用,并强调了典故的重要性,以及第五句对古乐府诗的套用和变化。第二段讲第7-8句中引用的“代马”“飞鸟”比喻在不同的环境和文体下产生的变化。这两段都强调,进一步的分析需要明确“诗中主人”的身份。
然后用两段分析第11-12句“浮云蔽白日”比喻的含义,强调比喻自身的背景对其解释的重要性,反对“思君”的看法,总结得出,“诗中主人”是一位“思妇”,“浮云蔽白日”的含义是“谗邪害公正”。得出这个结论后,重新回头看前五句,回答了之前没有解决的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将“代马”“飞鸟”改为“胡马”“越鸟”,以及为什么要将“离家”改为“相去”。然后接着分析了最后两句,诗中人物的身份依然重要。
最后点出了本诗的标志性技法,即“回环复沓”,并指出了这一方法对民间歌谣和古诗(诗经、楚辞、乐府诗)的重要性。(我之前以为只有文辞的重复才能叫“复沓”,现在看来,含义的重复也是这样的。)
张慕晖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古诗十九首 其一 行行重行行
-
古诗十九首 其二 青青河畔草
原文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yŏu)。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
古诗十九首 其三 青青陵上柏
原文 青青陵上柏,磊磊磵中石。(磵通“涧”)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