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 其四 今日良宴会
原文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轗軻]同「坎坷」)
注释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毛苌《诗传》曰:良,善也。陈,犹说也。
○新声妙入神:刘向《雅琴赋》曰:穷音之至入于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左氏传》:宋昭公曰,光昭先君之令德。《庄子》曰:是以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口。《广雅》曰:高,上也,谓辞之美者。真,犹正也。
○齐心同所愿:所愿,谓富贵也。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若寄,已见上注。《方言》曰:奄,遽也。《尔雅》曰:飘颻谓之猋。《尔雅》或为此飙。
○何不策高足:高,上也,亦谓逸足也。
○轗轲长苦辛:《楚辞》曰:年既过太半,然輡轲不遇也。轗与輡同。
总结
首先分析了本诗的主要内容和叙事手法。这首诗的主题是听曲后的感受,内容按事件发生的顺序自然发展,有散文的成分。
然后开始逐句分析诗的内容,梳理内容发展的逻辑顺序。首先分析前四句,这几句讲的是宴会上乐师弹筝唱歌的场景,相当于这首诗的引子。随后分析了5-8句的含义,作者赞同朱筠的观点,即“令德”是歌者的优秀的知音,能够分析出曲子的妙处,说出听曲人的心声。这就引起了诗人的感慨,人生是像“飙尘”一样短促的,所以应该及时行乐,穷人是没法行乐的,所以应该及时去求富贵,去努力当官。
最后总结本诗的思想情感。作者反驳了前人“反辞”的观点,认为诗中人并非因为不得志而才感到怅惘不甘,而是因为自己和别人穷富的命运不同。陆机的拟作也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然后来点我自己的看法。不仔细读注释的时候,我其实并不能完全读懂这首诗在说什么的,所以并不能产生什么感想;看完注释和分析之后,才能够产生一点想法,不过这些想法肯定会受到书中分析的影响……不过这也没什么所谓,反正我的能力也很不够,说不出什么高见。
我觉得从“含意俱未申”到“人生寄一世”的转折是缺乏逻辑的,除非曲辞说的就是这件事,所以在这里我并不同意作者的观点。
另外有趣的一点是,虽然众人都觉得这曲子很好,但却只有经过了“令德”的分析后,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深意,并感慨人生的短促。如果没有这种聪明人在这里说话,其他人就只是听个开心而已。我平时比较喜欢写这种非常个人化的感受,而非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和修辞手法。即使我现在大概明白了应该怎么正经评论诗歌,我仍然评不出来,因为我还是很缺理论知识,不管是诗歌理论还是时代背景。
我之前从来没有在课本里读到过这么市侩露骨的诗歌,那里面的诗人从来都只说“田园将芜,胡不归”或者“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以我有点为它的真诚(或者说粗俗)而感动。别人都极为豁达雅致的时候(不管是不是装的),粗鄙也算是某种真诚。我那个年纪显然是体会不到那种隐士情怀的。现在其实也相对的体会不了,毕竟我(在退隐之前)的境界也远比不了陶渊明和苏轼,我就是个平头老百姓,没当过官,我根本没法“退隐”,因为我也没有那么“入世”过。我不求飞黄腾达大富大贵,但也不想“君子固穷”,正常途径能多赚点钱就多赚点,没有人会嫌钱多的。所以这首诗很适合我。
以及从这篇分析里学到了,一句可以叫“一语”,比如“开端四语只是直陈宴乐”。
张慕晖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古诗十九首 其二 青青河畔草
原文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yŏu)。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
古诗十九首 其三 青青陵上柏
原文 青青陵上柏,磊磊磵中石。(磵通“涧”)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
-
古诗十九首 其四 今日良宴会
-
古诗十九首 其五 西北有高楼 鉴赏分析
原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
-
古诗十九首 其六 涉江采芙蓉 鉴赏分析
原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