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一点《追忆》
查看话题 >交游 | 第二卷 第一部
十二点半,我终于下决心走进这座房子。它像圣诞节的大靴子一样将给我带来神奇的快乐(斯万夫人和希尔贝特都不知道圣诞节在法文里怎么说,所以总是用Christmas来代替,Christmas布丁啊,收到什么Christmas礼品啊,在Christmas期间要去外地什么地方等等,我感到不是滋味,回到家中也说Christmas,认为说圣诞节有失体面,而父亲认为这种语言滑稽可笑)。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法国人会说英语不会法语说是吧。学学你老父亲的态度。
斯万仍然患神经炎,而且变得可笑,这样一个不遵守时间的妻子(从布洛尼林园回来必晚,在裁缝店逗留必久,吃饭必迟到)虽然使他为肠胃担心,但却满足了他的自尊心。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日常毁老丈人。
即使那里有《蒙娜丽莎》,它也不会比斯万夫人的便袍或嗅盐瓶更使我愉快。 我继续等侍,独自一人,或者和斯万一起,希尔贝特还常常来和我们做伴。斯万夫人既然以如此威严的仆人为先导,她的出现一定不同凡响。我屏息静听每一个声响。真正的教堂、风暴中的海涛、舞蹈家的跳跃往往比人们的想象要逊色。穿制服的仆人酷似戏剧中的配角,他们的连续出场为王后的最后显现作准备,同时也削弱显现的效果;在这些仆人之后是悄悄进来的斯万夫人,她身穿水獭皮小大衣,冻得发红的鼻子上盖着面纱,与我的想象力在我等候期间所慷慨臆造的形象何等不相似! 如果她整个上午都没有外出,那么她走进客厅时身穿一件浅色双绉晨衣,对我来说,它比一切衣袍都更雅致大方。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还是您懂。
然而这仅仅是思想上的失望。我在那座房子里是十分喜悦的,因为,如果希尔贝特尚未和我们在一起,那么她即将进来,而且即将将她的话语、她那专注而微笑的目光(正如我第一次在贡布雷所见到的那样)给予我(而且达数小时之久!)。…… 此刻,我对他的感情油然而生,似乎比我对希尔贝特的柔情更深。因为,他作为自己女儿的主人,将她给予我,而她本人却有时拒绝我。我对她的直接影响比不上我通过斯万而施于她的间接影响。此外,我爱的是她,每当我看见她时,我不禁感到心慌意乱,不禁渴望更多的东西,而这种情绪恰恰使我们在所爱的人面前失去了爱的感觉。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论爱欲。
一个人理解比较深刻的作品所需要的时间(如同我理解这个奏鸣曲),与公众爱上新的传世之作所需的多少年甚至多少世纪相比,仅仅是缩影和象征。因此,天才为了躲避世人的忽视,对自己说,既然同时代人缺乏必要的时间距离,那么为后代写的作品就只能被后代读懂(仿佛图画一样,站得太近就无法欣赏)。但是实际上,预防错误判断的一切怯懦行动都徒劳无益,因为错误判断是无法避免的。一部天才作品很难立刻受到赞扬,因为它的创作者卓越非凡、与众不同。但作品本身能够孕育出作者的知音(难能可贵的),而且人数越来越多。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论天才作品。
因为我们在看待以前的事物时,没有想到它们经过长期的同化已经在我们眼中成为虽然各不相同、但根本上一致的材料(其中雨果与莫里哀十分相近)。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不仅时间,翻译也同样有这个效果。不管原来的作品是何种语言,何种风格,何种时代,最终经过翻译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某种相近的东西。可能情表面的东西还有保留,但更多的是损失。没办法。
“怎么,她的屁股也像猴子一样是天蓝色?”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
总而言之,布拉当夫人对一位黑人说:‘你好,黑种!’”“其实这没什么。”“那位黑人不喜欢这个词,他生气地对布拉当夫人说:‘我是黑种,你是骚种!’”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最好备了嗅盐。
希尔贝特年龄虽小,看上去却比父亲更懂事。每当斯万谈到他妻子的显赫朋友时,希尔贝特转过头去一言不发,但神情中并无责怪之意,因为她觉得对父亲进行最轻微的批评也是不能容忍的。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真爱。
我问斯万夫人,在希尔贝特的同伴中,她最喜欢的是谁。我尽力使语气冷淡,仿佛一位朋友仅仅对主人家孩子的爱好感到好奇而已。斯万夫人回答说: “您对她的心思应该了解得比我多,您是她最喜爱的,英国人叫作crack(佼佼者)。” 当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而为一一样。其实,我们愿意让自己的欢乐保持其全部意义,我们愿意就在触摸这些愿望的同时——为了确信这的确是它们——让它们依旧保持不可触及的特征。…… 它们反作用于我们的过去——以致我们在看待过去时不能不受它们影响——它们甚至作用于我们尚未定形的未来。好几年以来,我一直认为拜访斯万夫人是我永远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的空想,然而在她家待上一刻钟以后,从前那段未相识的时期便变得朦胧而渺茫,仿佛是被实现了的可能性所摧毁的另一种可能性。我如何还能幻想饭厅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呢?我在精神上每走一步都遇见我刚才吃下的美式龙虾所不断发射的、永不消失的光线,它甚至照射我最遥远的过去。斯万在自己身上一定看到同样的现象,可以说,他接待我的这套住宅是一个汇合点、重叠点,其中不仅有我的想象力所创造的理想住宅,还有斯万的嫉妒爱情(它和我的梦想一样富有想象力)经常向他描绘的住宅——他曾幻想与奥黛特所共有的、他和福什维尔去她那里喝橘子汁那天晚上他感到高不可攀的住宅。我们用餐的这间饭厅的布局已经容纳了那出人意外的天堂,那时他曾想象有一天当他对他们俩的膳食总管说“夫人准备好了吗?”时,他一定激动万分,而现在,他的语气却流露出轻微的不耐烦,并夹杂着自尊心的某种满足。我和斯万一样也无法体验我的幸福。连希尔贝特也颇有感触:“当初谁会想到,你默默注视着玩捉人游戏的小姑娘会成为你随时可来看望的好朋友呢?”她谈到的这种变化,从外部来看我当然不得不承认,但我内心并不掌握它,因为它是两种状态组成,而我无法同时想到它们又让它们各自保持特点。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某种意义上,愿望不是用来实现的。愿望就是愿望本身,实现了就失去了。而且你再也无法回到那个愿望,因为实现了的现实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你的想法和知觉。
总之,每当我想到这间曾被斯万认为十分不协调(他的批评并不意味着对妻子的鉴赏力进行挑剔)的客厅时——因为它仍保留他俩初识时她的住宅的整体风格,即半温室半画室的风格,但其中许多如今被她认为“不伦不类”的、“过时”的中国货却已去掉,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蒙着路易十六或古式绸罩的小家具(还包括斯万从奥尔良码头的府邸带来的艺术珍品)——它在我的记忆中却毫不杂乱,而是和谐统一,发出特殊的魅力,而这种效果是年代久远的最完好的家具,或者带上某人烙印的最有生气的家具永远望尘莫及的。我们看见某些物品,相信它们有独立的生命,因此我们便赋予它们灵魂,它们保留这个灵魂,并在我们身上发展它。我认为,斯万一家在这套住宅中所度过的时间不同于其他人的时间,这套住宅之与斯万一家每日生活中的时间犹如肉体之与灵魂,它应该体现灵魂的特殊性,而我这种种想法都分散于、混杂于家具的位置、地毯的厚薄、窗子的方向、仆人的服饰等等之中——不论在何处,这些想法都同样令我惶惑及难以捉摸。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东方奇观还是不行,新鲜劲儿一过就完了。
我们对某些地方的回忆,确实与具体的事物息息相关。它不是现代城市这种飞速发展的光怪陆离的生活,一切都可以被抛弃。在变化缓慢的地方或者农村中,建筑,里面的布局,长久使用的物件,都给人一种岁月的沉淀感。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还有你的回忆。一旦这些都面目全非,悲时伤物之情在所难免。
接着她便离开我们去换上一套令人肃然起敬的、雍容华贵的服装,有时还让我为她挑选我喜欢的一件。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你的荣幸。
到了动物园,我们下车,我走在斯万夫人旁边,洋洋得意!她漫步走着,悠然自得,大衣在空中飘动,我用赞赏的目光注视她,她卖弄风情地深深一笑,作为对我的回报。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这对任何年龄段的男人都很有杀伤力。
斯万夫人已学会上流社会的派头,因此,不论那位贵妇如何雍容高贵,斯万夫人绝不甘拜下风。她在丈夫遇见的女友旁站立片刻,从容自如地将希尔贝特和我介绍给她,殷勤之中既大方又镇静,以致很难说在斯万的妻子和那位过路的贵族女人之间,究竟谁是贵妇。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可以这么理解:事实是,斯万夫人确实不是那种传统的贵妇;不过贵族这么容易被比肩,也不过如此。
“来,我把您介绍给公主殿下。”斯万夫人对我说。斯万夫人和殿下谈论天气和动物园新添的动物,这时斯万把我拉到一旁说:“这是马蒂尔德公主。您知道,她是福楼拜、圣勃夫、仲马的朋友。您想想,她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女,拿破仑第三和俄国皇帝曾经向她求婚。挺有意思吧?您去和她说说话。不过我可不愿意陪她站一个钟头。”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是挺有意思。
的确,马蒂尔德公主充满了纯粹法国式的感情,她那直率而生硬的方式使人想起旧日的德意志,而这种直率大概来自她那位符腾堡的母亲。然而,只要她像意大利人那样娇弱地一笑,她那稍嫌粗野的、几乎是男性的直率便变得柔软了,而这一切都裹在她那身第二帝国式的装束里。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她就是欧洲,欧洲就是她。
她之所以采用这身装束大概仅仅为了保持她曾经喜爱的款式,但她也似乎有意避免历史色彩的差错,有意使期待她重现旧时代的人得到满足。 我低声让斯万问她是否认识缪塞。 “很少交往,先生,”她佯作恼怒地说,她称斯万为先生确实是在开玩笑,因为她和他很熟,“我曾请他吃饭。说好七点钟,可七点半他还没有来,于是我们就开饭了。八点钟他才来,向我问好,坐下来,一言不发,吃完饭就走了,自始至终没有说话。他醉得半死。我大失所望,从此再没有请他。”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缪塞,诗人,耽于酒色,乔治·桑的怨侣。果然恃才傲物,睥睨公侯。
斯万夫人行屈膝礼。公主对我们大家露出一个神圣的微笑——它仿佛被她从往昔、从她青春时代的风韵和贡比涅宫堡的晚会中召唤而出,而且完美无缺地、甜蜜地盖在那张片刻前还忿忿不快的面孔上——然后走开去,身后跟着那两位女伴;她们刚才仿佛是译员、保姆或病人看护,在我们谈话时插进一些毫无意义的句子和徒劳无益的解释。“这个星期里,您挑一天去她府上写个名字”,斯万夫人对我说,“对这些英国人所称作的皇族,还不能使用名片,不过,您留下名字的话,她会邀请您的。”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学到了。
每当斯万夫人想告诉我什么事而又不愿意邻座或服侍我们的侍者听懂的时候,她便对我说英语,仿佛只有我们两人懂英语,其实人人都会英语,只有我还没有学会,我不得不提醒斯万夫人,让她别再议论喝茶的人或端茶的人,虽然我一个字也听不懂,但我猜到它绝非赞扬,而这番议论一字不漏地传进被议论者的耳朵。 引自 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法国人人会英语。
也是,巴黎都失守了还谈什么,十九世纪后期属于伦敦。
78人阅读
苇苒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斯万的婚后生活 | 第二卷 第一部
“我告诉您,”斯万先生对我说,“这些人进入当今的政府的确是件有趣的事,他们是邦当—谢尼...
-
出轨 | 第二卷 第一部
人们因而得出结论说,精华受制于平庸在不少家庭中是司空见惯的,因为,反过来,也有许多杰出...
-
交游 | 第二卷 第一部
-
结识贝戈特 | 第二卷 第一部
这以前从来没有人给我留过名片,因此我无比得意、无比激动、无比感激,兴奋之余,我倾囊中所...
-
继承者希尔贝特 | 第二卷 第一部
对于神经质的人来说,他们必须屈尊‘下爱’(老百姓的说法),因为这样一来,他们所爱的女人...
> 查看全部3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