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唐代 唐代政府组织
1.中国政治上的传统观念,对一意见之从违抉择,往往并不取决于多数,如西方所谓之民主精神。而中国人传统,则常求于贤人。春秋时期即有“贤均从众”之说(左传)那一人贤,就采纳那一人的意见。假若双方均贤,则再来取决于多数。
2.但中国传统政治,仍有一大漏洞。在唐代,也并无皇帝绝不该不经中书、门下而径自颁下诏书之规定。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下一种通融性。往往每一制度,都留有活动变通之余地,不肯死杀规定,斩绝断制。因此中国皇帝不致如英国皇帝般逼上断头台,或限定他不得为种种活动。事实上唐代也确有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不经凤风阁鸾台,何名为敕?”此是刘袆之批评武则天的话,而刘袆之因此遭了杀身之祸。武则天以下的唐中宗,也便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中宗究竟心怯,自己觉得难为情,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此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在当时便认为这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之事,因此在历史上传下。
9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