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乡下门生:《桐屋闹学图》与戏剧性图像
在宋代社会,村、野、民、乐这些概念是紧密相连的。不论是作为杂戏还是绘画,“村学堂”与“村田乐”同样都是供人观赏的,其观者主要是城市中的市民,帝王“与民同乐”的政治理念就在与城市百姓一起观看村野景象表演的过程中得到体现。通过杂戏与绘画,乡村被塑造成了一个远离城市、远离现实的地方,一个充满滑稽、给人无尽快乐的地方,一个与古代世界息息相通的地方。宋代的村野某种程度上成为古代理想社会的哈哈镜镜像。 引自 孔夫子的乡下门生:《桐屋闹学图》与戏剧性图像
143人阅读
花与颊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孔夫子的乡下门生:《桐屋闹学图》与戏剧性图像
-
石拱桥上的商业之声:《卢沟运筏图》的画外音
他们是幸福百姓的代表,不但用眼睛端详重修后的卢沟桥给他们带来的新生活,也在倾听画中的声...
-
公主的扇子:《百子图》与南宋皇家婚礼
到底,南宋消失了,御舟消失了,公主也消失了,唯有图画留存下来,记录下公主最美好的生命瞬...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