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带小狗的女人》:小说中的自欺与不自知
文学的魅力准往就在于它讨论的是人的有限性”。在这一点上,它过了以往宗教的旗帜。在流俗的观念中,宗教往往被解释成“麻醉人民的鸦片”。不如先搁置这一想法,再抛开繁琐的教条、经文、仪式,想想宗教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想,就是迫使人去自省:我是有限的,同时,我也应该对更大的未知力量进行确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许多作品都有宗教的痕迹,但他并非借文学来宣教,不如说,他是借宗教来提醒人。 引自 第十一讲 《带小狗的女人》:小说中的自欺与不自知
112人阅读
Zoecosmos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九讲 《旅客》:文学与自我
而昆德拉则发明了一个词——刻奇——专指那些放大自我、自我感动的心态。在某种意义上,说“...
-
第十一讲 《带小狗的女人》:小说中的自欺与不自知
年纪大的人在回首往事时,有时会说,自己的人生白白浪费掉了,一辈子也就这么蹉跎过去了。它...
-
第十一讲 《带小狗的女人》:小说中的自欺与不自知
-
第十一讲 《带小狗的女人》:小说中的自欺与不自知
......在一些哲学家看来,这种自欺的问题不在于不坦诚,而在于放弃了自己的自由。自欺的人,...
-
第十一讲 《带小狗的女人》:小说中的自欺与不自知
所以,于连的自欺在于,他按照别人的模型,预设了一个理想的自我,总觉得那才是自己真正应该...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