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认识真理和行动自由的叠加:德勒兹的“新康德主义”
德勒兹如此描述的思想运动状态:思想于内在性平面自我展开上,从中不断地获得概念和观点,并将这些投人对于自我世界的构造之中。不过,思想的图像仍是不完整的,因为感觉在此图像中的作用仍是含糊不清的。对于康德的先验理性而言,感觉本身是盲目的,它需要理性概念以获取意义和方向。德勒兹认为,思想需要感觉以澄清所思的内容,而感觉却的产生却未必要通达思想。德勒兹仍是借用莱布尼茨关于感觉的理论,来解释感觉对于思想的作用。在莱布尼茨的单子之中,那些模糊的部分是由身体而引起的,故而也通过身体才能得到澄清:“心灵是模糊的,心灵深处是阴暗的,正是这种阴暗的本质性解释并且要求一个形体。”心灵之中晦涩不清的部分不是因为身体无法表达思想的内容,在理性主义的传统下,身体往往因此承受了误导、损害心灵能力的谴责。然而,在这里德勒兹却将莱布尼茨的逻辑转译为:我们之所以可以澄清心灵的模糊部分,乃是由于我们拥有身体。心灵中所包含的事件,仍是一种模糊的可能性,直到事件实实在在地发生在身体之上,曾经的模糊才会在具体境遇中变得确切。比如,所有的树叶都是绿色的,这一广泛的认识是模糊的。树叶和绿色都是抽象的概念。只有当抽象的知识落在经验的层次上时,对其的认识才是具体而清晰的。发生在身体上的经验澄清了思想的模糊性。感觉是思想由晦涩变明确的条件。比如,对一只鸟的感觉,使得模糊的鸟的概念得以具体而明确地表达出来。这回应了前文所讨论的关于认识概念产生的顺序。 更进一步地,德勒兹以莱布尼茨的感觉延续去克服康德所持的片段性感觉的理论。莱布尼茨提出,每个清晰的感觉都包含了无数微小的感觉分子。没有这些微小的感觉分子的聚集,就不会有“宏大”的、引起我们的注意的感觉的出现。感觉形成的过程,是从量到质的运动。“痛觉怎会相继于快感,如果不是已经有成千微小的疼痛,或者,半疼痛已经散布在快感之中,继而相聚成为痛觉呢?” 所以,不是意识用概念捕捉感觉,使之清晰地呈现出来。而是众多的感觉分千自觉地融入各种关系之中,进而使感觉—作为一个整休一凸现在意识之中。德勒兹认为这种感觉分子的运动像是由此及彼的过渡一般,从快感到痛楚,从饥饿到饱足。这就像音乐的旋律,每一节的旋律都有上一节的继续,同时又有新的内容,并且继续地延伸到下一节中。其中某个音调会特别引人注意,如果它集合了很多的音乐元素或者强度,成为了一个强音。所以,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是被唤起,是被动的,是感觉凸现自己的下限。越多的感觉分子相聚,其效果就越接近于意识的下限。终于在某一点,它们突破了下限,即由足够的感觉分子所组成的感觉清晰且明确地凸现出来。 在对感觉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到,首先感觉并非一定要求意识的参与。这一点的提出是反驳了康德关于意识是经验的条件的观点。其次,那些未曾被意识到的微感觉的流逝标明了超验主体在某方面的缺失。因为微感觉,如细沙漏过指缝般经过主体,但又不为其所获。故此,理性作为经验的管理者和判断者,在经验的统一方面却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又暗示了一条超越理性主义的道路。感觉并非被动的。相反,新感觉的发生将刺激思想多样的表达。思想所呈现出的多样性,必然转而否定理性固有的权威,将理性从高高在上的绝对位置,最高法官的位置上拉下来。 引自 第六章 认识真理和行动自由的叠加:德勒兹的“新康德主义” 德勒兹着力论证了康德先验哲学对于思想的自由释放还不够彻底,他仍然保留了理性的绝对权力,也因此阻碍了思想的自由行动;而德勒兹自己的哲学则是要表达思想的自由以及思想对于任何思想框架的超越。德物兹对于康德的研究,并不是要否定康德的哲学。事实上,他利用了康德在哲学中的创造,比如,康德的时间概念不仅仅是对康德之前的时间概念的超越,并且在此超越之中蕴含了整个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康德通过先验性所提出的对于经验条件的反思。德勒兹对于此先验精神的继承就在于:思想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思想领域中,但思想领域中所已形成的概念、理论并不是决定思想的条件,而是思想要超越的对象。同样地,康德对于主体的理解也使得现代主体获得了独立性:主体是自己为自己立法。这一结论也就暗示着,所谓的主体,不过是通过自我立法、自我约束而成就的。在康德的主体论的基础上,德勒兹进一步地推演:我们是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动所成就的结果,是自己的作品,而不是生来如此。同样,思想或者暂学从来不会为某些固定的信念、真理所规定。哲学就是要创造概念。并且,她从未停止过创造活动。如不愿为现行的思想模式所限制,我们必须努力创造不同的思考方式。所以,思想的自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通过思想的行动得以实现,在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得到表达。 引自 第六章 认识真理和行动自由的叠加:德勒兹的“新康德主义”
107人阅读
模样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章 意志与强力之间的选择:海德格尔与德勒兹对尼采的不同阐发
对于德勒兹而言,强力意志的特征在于意志,强力也可以被理解为欲望,是催发行为的发动者。力...
-
第六章 认识真理和行动自由的叠加:德勒兹的“新康德主义”
康德以先验论确立了思想的起点,德勒兹以内在性平面作为思想的发生领域。“内在性平面既不是...
-
第六章 认识真理和行动自由的叠加:德勒兹的“新康德主义”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