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庭记》里的瀑布形式
源
读过 《作庭记》译注与研究
摘自《图解日本园林》
52-56
在《作庭记》中,有一章节题为“立泷次第”,在这一章节中,细致入微地就瀑布叠石的构成和瀑布落式的各种形态等进行了说明。其中,瀑布的落式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向落:双股相向瀑布,同形规整而落。
片落:于瀑谭处置石,若水偏左落下,则向左偏置受水之前石,其高、广皆为水落石(瀑布顺其落下之石)之半。令偏左下落之水,碰击前石,水沫飞溅,转向右侧偏落。
传落:流水顺石襞接传而下。
离落:置立面上棱角前突之水落石,其上水不停滞,急流飞泻,高壁悬落而下。
棱落:瀑布水落面向旁稍侧,令正向可见其瀑布之侧棱。
布落:置立表面平滑之水落石,令其缓流而下,看似晒布状。
丝落:筑立石面上端棱角纷起之水落石,水经其上,众条分流,成丝丝落水,持续而下。
重落:水落石呈二重、三重叠立,依瀑布之高度,令其成数重叠落。
与溪水相同,瀑布落式在平安时代后期也基本完成,这里介绍的瀑布落式,也自古传承至今,毫无改变。
*役石决定瀑布形式
在瀑布石组中,自古就有如图所示的各种役石。根据置石方式的不同,所筑造出的瀑布形式也不同,由此可营造出独特的园林景观。
水落石:瀑布石组中最重要的构石,置于瀑布口。
泷添石:置于水落石两侧的配石,通过改变瀑布口的形状大小,为瀑布形状赋予变化。又被称为守护石、不动石和胁石。
童子石:置于瀑添石旁的配石。
受水石:置于瀑谭处的配石,用以欣赏跳波溅瀑和落水之声。
分波石:置于瀑布口的配石,用以分流。
分水石:置于瀑谭附近和细流处,用以分流。
回叶石:置于距瀑谭稍远的溪流浅处的平滑配石,使水流跳动、形成波浪。置此石的目的是欣赏落叶翻滚沉浮的情趣。
在这些役石中,必须用到的是水落石。瀑布的形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石,再于两侧放置瀑添石,瀑布石组最少由这三块石头构成。
其他的役石可以用于筑造更加丰富的瀑布形式,根据役石的组合方式,也可以筑造出两段瀑布、三段瀑布。
另外,溪流也好,瀑布也罢,如果没有水,也可以充分欣赏枯水流和枯瀑布。反之,如果枯水流和枯瀑布中有水,也必须让水毫无阻碍地流过。
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作庭记》理石的风格与特点
52-53 《作庭记》造园理石的风格与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因形就势,追求自然...
-
四神相应
四神相应之地,是指东有流水(青龙)、西有大道(白虎)、南有湖沼(朱雀)、北有山丘(玄武...
-
《作庭记》里的瀑布形式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