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全带回家》
原本那个诚挚、渴求取悦听众的民谣人尽力模仿自己崇拜的音乐英雄,后来他则转变为一个后现代名人——轻蔑,高傲,大概吸了毒,还有些惊恐。众目睽睽之下,他把自己塑造为第一个摇滚符号性人物:某种黑暗、多变的神。所有跟随他的人都用他来衡量自己。即使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会对美国音乐和文化产生什么影响。
迪伦在智性上始终不安定,绝不容忍重复自己。他总是越过使我们大多数人保持在舒适区里的自然阈值。
52人阅读
如林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4. 表演者鲍勃·迪伦
萨姆·谢泼德写到1976年“滚雷秀”的一站:“这是迪伦的真实魔力。暂且把他写歌词的天才放到...
-
10.《肆意滑行的鲍勃·迪伦》
当时民谣音乐热了起来,哈蒙德正在找能帮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进入民谣市场的人。迪伦很符合这个...
-
11.《全带回家》
-
12.《重回61号公路》
我当时也爱乡村布鲁斯,它是我自己的一种对应。它与早期摇滚乐连在一起,我喜欢它因为它比穆...
> 查看全部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