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尔凯郭尔:《非此即彼》序言~间奏曲:13面
1 有非常多对神话与圣经典故的引用,这部分虽为碎片化的哲思、审美艺术评论,但对其进行接受时需要反复翻看注释内容才能理解其比喻的妙用。 克尔凯郭尔的表达是灵性的铺展,排比句式多;那些直白的类比——与引经据典的意象相比较,诙谐中的苦涩味更浓:“我所投射出的所有计划,直接就飞回到我自己;在我想要唾口水的时候,我唾在我自己的脸上。”(用于形容体验层面时间的停滞);将自己面对未来的状况比作一只在虚空中下坠的蜘蛛:“那驱动着我向前的,是一个我已经达到而留在了身后的目的地。”以及我非常喜欢的——将自我的贫瘠比作一种濒于衰竭如“哑者唇上所挂的祝福”。 除此以外,今天读到的比较喜欢的一个点是出自译者序的概念:“尖矛市民”。原词来自于德语中的“小市民”,表示目光短浅、保守的一类人,克尔凯郭尔对其进行引用并重新赋予意义,指的是将“保护城市”作为目的,自觉将自己同一于社会所给定的习俗,从而在投身于世事的过程中遗忘他自己的“自我”的一类人。 这种对“公民义务”的选择并非是完全自主的,而是一种无意识的认同与追随。从而,他作为“好公民”而非“他自己”而存在。他们缺乏一种脱离精神匮乏状态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他们将自我的可塑性束缚于外部的“必然性”与“纪律性”之中,丧失了对“经验”进行超越有重要作用的想象力。 而,“精神之缺席是绝望的一种。”
29人阅读
小简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克尔凯郭尔:《非此即彼》序言~间奏曲:13面
-
间奏曲:p14-p31
我想, 以书封上注有的“一个生命的残片”来概括《间奏曲》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再合适不过了。 ...
-
p51-p58无谓的前言
《那些直接的爱欲的阶段或者那音乐性的——爱欲的》 这部分应当是以莫扎特的作品《唐璜》为切...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