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寄生物与捕食者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读过 无敌蝇家
双翅目昆虫通常在蚂蚁行进的路上追踪猎物。它们冲向猎物,往往会在蚂蚁的胸部产下一枚卵。一些双翅目昆虫使用的是尾部锋利的产卵器。如果有必要,孵化后的蛆会穿过蚂蚁头部和胸部之间的裂缝。蛆从这里向头部掘洞,那里面有大块营养丰富的肌肉,能够为蚂蚁的咀嚼式口器提供动力。小小的入侵者在蚂蚁的体内觅食,它们小心地避开神经组织,以免因破坏神经组织使蚂蚁丧失行动能力,从而失去食物来源。几周后,成熟的蛆释放了一种酶,可以溶解连接蚂蚁头部和身体的膜,导致头部脱落。无头的蚂蚁身躯磕磕绊绊地行走,被丢弃的蚂蚁头变成了一个保护囊。蛆在蚂蚁头中化蛹,大约两周后羽化为一只成虫。 引自 第四章 寄生物与捕食者 麦克奈特并不是唯一一位对昆虫叮咬的毒性感到好奇的人。我通过电子邮件与他继续联系,他告诉我,他正在迫使各种食虫虻叮咬他,从而制作一个疼痛量表的双翅目延伸。这个疼痛量表主要是针对胡蜂和蜜蜂,由“刺痛之王”贾斯汀·O.施密特开发,他是亚利桑那州另一位好奇心旺盛的昆虫学家。 引自 第四章 寄生物与捕食者 你可以想象,许多食虫虻的受害者是其他双翅目昆虫。和大多数目标一样,被攻击的双翅目昆虫也进化出了防御能力。我没有听说过关于防御食虫虻的研究,但果蝇拥有防御寄生蜂的能力。果蝇的幼虫经常被寄生蜂感染,后者用针状产卵器把卵注射到看似无助的蝇蛆体内。但蝇蛆并不会束手就擒。在温哥华举行的一次昆虫学会议上,我观看了一段近距离拍摄的视频,视频中,身材娇小、颜色黑亮的寄生蜂用“注射器”穿过一层薄薄的糊状水果,刺向乳白色的蛆虫。作为回应,蛆采取了两种躲避行为:蜷曲和滚动。蜷曲就是迅速把身体卷成C形,滚动就是沿着身长扭曲身体,向右或向左倾斜。这两种行为都会给寄生蜂制造一个移动的目标,这时寄生蜂通常会放弃,转而寻找更容易捕获的猎物。 即使寄生蜂成功地捕获了猎物,对它来说也不是胜利。被感染的果蝇会产生一种叫“细胞包囊”的免疫反应,也就是果蝇的免疫细胞会形成一个多层的囊,把植入的卵包裹在一个坚硬的密闭外壳中。寄生蜂的卵与果蝇身体其他部分的功能非常疏离。在从幼虫到成虫的变态过程中,果蝇的内脏经历了戏剧化的重新排列,但仍然可以在腹部看到由寄生蜂卵变成的休眠的黑色椭圆块。在茧状坟墓里,发育中的寄生蜂可能死于毒素、窒息或物理陷阱。 这又是一场势同水火的军备竞赛,而拟寄生物并不会无动于衷地盯着双翅目的堡垒。小型生物世代跨度短,因而进化快,在动态的推动与反推动的过程中,适应性特征可能会出现得更快。寄生蜂正在进化出抑制双翅目细胞包囊的化学毒力因子。 果蝇还有一种抗寄生蜂的方法。可能是因为它们习惯了食用发酵的水果,已经养成了对酒精的耐受性,而酒精是一种有用的对敌工具。刚喝过酒的蝇蛆不太可能受到寄生蜂的攻击,酒精甚至能杀死已经感染了果蝇幼虫的正在发育的寄生蜂。小果蝇似乎也知道这一点。埃默里大学的托德·施伦克研究了这一现象,他指出:“被感染的蝇蛆积极地寻找含有乙醇的食物,这表明它们把酒精当成一种抗寄生蜂药物。这些小果蝇,也就是在果盘里的棕色香蕉上盘旋的果蝇,正在做一个复杂的决定——根据体内是否有寄生物,来决定摄入多少酒精。” 成年果蝇也参与到竞赛中来。被寄生的几种果蝇的雌蝇会优先将卵产在含有酒精的食物上,从而帮助自己的后代。未被感染的雌蝇则不采取这种“预防性亲属治疗”。雌蝇通过视觉(而非嗅觉)辨别寄生蜂,它们只在接触了雌性寄生蜂(最长4天内)的时候才会对酒精感兴趣,接触温和的雄性寄生蜂时则不会。 这种现象符合“自我药疗”的四个科学标准: 1.故意接触有问题的物质,在这里是酒精; 2.该物质必须对一种或多种寄生物有害; 3.对寄生物的有害影响必然导致寄主的适应性提高; 4.在没有寄生物的情况下,该物质对寄主有一定的伤害。 引自 第四章 寄生物与捕食者 最后一条确保了果蝇对酒精的偏好不仅仅是一种饮食选择,让这一标准更加严格。目前已知的能够自我药疗的昆虫只有蜜蜂以及少数的蝴蝶和飞蛾。这种现象在脊椎动物中更普遍,以至于拥有了一个单独的名字:动物生药学(zoopharmacognosy)——源自希腊语中的zoon(动物)、pharmakon(药)、gnosis(知识)。然而,还是有人质疑果蝇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果蝇身上,对拟寄生物的防御至少还有另一个有趣的发现。达特茅斯学院盖泽尔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当成年果蝇受到寄生蜂的威胁时,会快速摆动翅膀向其他果蝇发送警告信号。果蝇非常害怕寄生蜂,以至于当它们发现对方的时候,会通过减少产卵来降低未来损失。即使从来没有遇到过寄生蜂的果蝇,在听到同伴发出的警告性哀鸣之后也会减少产卵。和果蝇亲缘较近的双翅目昆虫会发出稍微不同的警告声,就像鸟类会学习一起觅食的其他物种的警告声一样,果蝇也会学着识别临近物种的警告方言。“物种间的社会化可以缓解方言的障碍,否则信息就会在翻译中丢失。”研究作者巴林特·考乔说。 如果无法避免身边的捕食性胡蜂,何不索性模仿它们?数千种双翅目昆虫已经因为胡蜂和蜜蜂而进化出了“分身”的能力。除了要瞒过会叮咬它们的敌人,这种模仿能力还可以击退更大的捕食者(比如乌鸫或霸鹟),这些捕食者害怕被蜇所以不敢靠近。 引自 第四章 寄生物与捕食者
113人阅读
闻夕felicit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章 工作机制
昆虫拥有人体十个系统中的八个: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肌肉系...
-
第三章 你醒了吗?(昆虫思维的证据)
在一枝黄花瘿蝇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富有远见的越冬策略。夏末,成蝇将一枚卵产在一枝黄花的...
-
第四章 寄生物与捕食者
-
第七章 植物学家
作为传粉者,蝇的光芒一直被它的近亲蜜蜂遮盖。在大多数评估中(到目前为止),就传粉能力而...
-
第九章 遗传的英雄
“我们尊重我们研究的生物,我们认为果蝇在实验室里似乎过得很好,因为它们有充足的食物,没...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