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稀缺
1.物以稀为贵,尤其是面临风险和不确定的境况时。 2.稀缺原则的核心——损失厌恶 相比获得某物,避免失去某物带来的动力更强(比如,穿梭调解中说“我们成交了,只要你同意这条”比“只要你同意这条,我们就成交”效果更好)。 进化论原因: 获得收益锦上添花,保住收益可以不死。 3.逆反心理 选择的自由受限,保护自由的需求就越来强烈。 例证: “可怕的两岁”: 孩提逆反,学习作为一个自由个个体,其自由界限在哪,家长对其反馈应保持前后一致。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信息遭禁使其更受欢迎,比如边缘群体宣传自己不受欢迎,不如告知公众己方观点遭封杀更易收获支持——言论自由的反面论证。 如何减少逆反心理?上中下策,给对方选择的自由。 4.使用方法 数量有限和时间有限,一般数量有限效果更好。 数量有限包括介绍产品独特特征或组合特征等。 较之一贯稀缺,从充裕变为稀缺,更激发人们动力。比如社会革命,自由给一点又拿走比一直不给更可恨。家长教育孩子应前后一致,不要让孩子产生有自由又被剥夺的感觉。 搭配竞争因素——竞争稀缺性资源,刺激性更强。 5.如何防范 第一步,在稀缺中感受到高昂情绪,把它当作暂停信号。 第二步,问问自己为什么想要它(可能喜欢来自对稀缺产品的占有,而非体验)。
皮皮秦始皇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影响力》 第四章 社会认同
一、社会认同 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他人意见行事。 如果人们认为信息不是用来说服自...
-
第五章权威
1.在权威的命令下,心智健康的成年人几乎愿意干任何事。例证: 二战纳粹、米尔格拉姆实验。例...
-
第6章 稀缺
-
第7章 承诺与一致
1.人人都有言行一致,且显得言行一致的愿望。 2.言行一致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形象;帮助应对复...
-
第8章 联盟
1.人们倾向于顺从他们认为属于自己群体的人,“我们”就是扩大的“我”。 商业、金融、政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