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伟大的诗人必需有将小我化而为大我之精神,而自我扩大之途径或方法则有二端:一则是对广大的人世的关怀,另一则是对大自然的融入。于是先生遂又举引出杜甫《登楼》一诗之「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为前者之代表,陶渊明《饮酒》诗中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后者之代表。 引自 代序 叶嘉莹 王国维《人间词话》曰:「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与花鸟共忧乐,即有同心,即仁。感觉锐敏,想象发达,然后能有同心,然后能有诗心。 引自 开场白 诗之感发作用 「牧童驱犊返」,多么自在;「猎马带禽归」,多么英俊! 「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真是生的色彩。 引自 卷一 唐之编 唐诗之好处有两点:(一)韵味(神韵)、韵;(二)气象。韵味有远近,气象有大小。凡一种作品文体初一发生时气象皆有阔大处,五言诗之在汉,七言诗之在唐,词之在北宋,曲之在元,皆气象阔大,虽然谈不到细致。晚唐诗每字称量而出,故不及盛唐气象。 引自 卷一 唐之编 沈佺期诗真是初唐诗,气象好,色彩、调子好。 引自 卷一 唐之编 三好,评价得简洁又有画面,不愧是大师。
为喝酒而喝酒者,皆为酒鬼,没意思。陶诗篇篇说酒,然其意岂在酒?其意深矣。并且抱有寂寞心的人皆好酒。世上无可恋念,皆不合心,不能上眼,故逃之于酒。「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一),这就是有寂寞心的人对酒的一点喜欢。 引自 卷一 唐之编 能用鲜明调子去写暗淡的情绪是以天地之心为心,只有天地能以鲜明调子写暗淡情绪,如秋色红黄。 引自 卷一 唐之编 天下值得欢喜的事甚多,而常忽略过去。一弟子闻饭熟而拍掌大笑,师问之,曰:「肚饥得饭吃,故大喜。」师以为得道。晚上一觉好睡亦舒服事,而有谁拍掌大笑?人生常感到愤慨、不满足,于是羡慕、嫉妒,此真如大毒蛇来咬人心。每节《佛经》末后皆有「诸弟子皆大欢喜,信受奉行」等字,真好!「信受奉行」之前必为「皆大欢喜」,欢喜则无「隔」心。 引自 卷一 唐之编 屈之幻想本乎自己亲切情感,人谓之爱国诗人;屈之爱国,非只口头提倡,乃真切需要,如饥之于食。此幻想本乎此真切不得已之情感(思想),有根;太白幻想并无根,只有美,唯美。屈原诗无论其如何唯美,仍为人生的艺术;太白则但为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为作诗而作诗。为人生的艺术有根,根在人生。 引自 卷一 唐之编
59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