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非暴力沟通》 马歇尔•卢森堡 22个笔记 ◆ 第一章 让爱融入生活 >>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 非暴力沟通不只是语言表达或使用文字的技巧,它所包含的意识和意图,也可以通过沉默、专注以及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 ◆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 >>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例如:“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显然,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你让我”是人们常用的另一短语,例如:“你让我伤透了心。”此时,我们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 异化的沟通方式还与一个想法有关:有些行为值得奖励,而另一些行为必须受罚。这种想法通过“应当”这个词得到了体现,例如“他应当为他所做的事情受到惩罚”。 >> 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道德评判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异化的沟通方式还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此外,强人所难也会造成心灵的隔阂。 ◆ 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 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 >>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 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 >> “我很生气,因为老板说话不算数。” >>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 “老板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因为我想有个长假去看弟弟。” >>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 第六章 请求帮助 >> 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 由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的理解有可能不一致,有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 ◆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 我的朋友霍利·汉弗里(Holley Humphrey)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哪些行为会妨碍我们体会他人的处境。·建议:“我想你应该……”·比较:“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回忆:“这让我想起……”·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同情:“哦,你这可怜的人……”·询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那样的。” ◆ 第十章 充分表达愤怒 >> 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它认为,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 >> 我坚信,专注于我们的需要,比评判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于生活。在我看来,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它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正使它难以得到满足,那愤怒就是有价值的。 >> 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痛苦是由其他人造成的,并认为那些人应该受到谴责或惩罚,那么,就像这位年轻的囚犯那样,他们播下了暴力的种子。 ◆ 第十三章 表达感激 >>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