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血和玛利亚的泪
在这之后,一个刹那的停顿,他抛出了“小时间”(small time)这个似乎不相干的自造词汇,在感性的描述和理性的阐释之间搭上一个悬浮的跳板。我感到一种熟悉的兴奋:就像以往发生过的,我的思维被启动而开始飞翔,离开了面前的讲演者和身处的讲堂。 引自 基督的血和玛利亚的泪 它既断裂又衔接,由多个独立和平行的微小事件传达出来。每个事件持续数秒或十几分钟,全都处于基督从十字架被放下的短暂过程之中。没有任何福音书描写了这些转瞬即逝的事件,它们是画家的独特创造,也只能由视觉方式感知。感知的前提是观看者需要将眼睛尽量地迫近画布——他们因此忘却了画面的整体,逐渐充满视野中的是发生在小时间中的“微叙事”——基督的血和悼念者的泪。 引自 基督的血和玛利亚的泪 我们忽然发现所观看的不再是一幅静止的画面,而是“过程”的视觉凝聚,其中的每个瞬间都被想象为前后时刻的连接和过渡。 引自 基督的血和玛利亚的泪 我非信徒,一般不被画中的具体情节吸引,特别是由于相同宗教故事的构图往往千篇一律,甚至在同一教堂中反复出现。这些定型的场景剥夺了艺术家已然有限的自由,透露出他们个性的反而往往是易被忽略的细节:天使翅膀上的纤细羽毛、圣母脚下的柔嫩小草、雾气中浮现的远方山峦、屋檐下悬挂的半张蛛网。 引自 基督的血和玛利亚的泪 但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中关于魏登《卸下圣体》的文字只有半页长,而有关基督血液的形容仅占一小段,竟然比我在本文开头时的描述要简略得多。看来我从听到“小时间”的瞬间就开始了想象的驰骋,最终已分不清哪些是讲演的启示,哪些是以后观察和思索的累积结果。 引自 基督的血和玛利亚的泪 这些人同样在“小时间”与“微叙事”的层面上与基督互动,与基督血液构成对称表达的是另一种液体:他们脸上流淌的晶莹泪水。如同基督的血迹,泪痕再次被用作指示时间和身体状态变化的能指。 引自 基督的血和玛利亚的泪 他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描绘这两种液体,重新对这个著名圣经题材进行图像诠释。在这个诠释中,基督的血和周围人的泪既参与了整幅绘画的营建,又超越了宏观叙事而形成自身的时空维度。也许更重要的是,“小时间”使画家超越了宗教画的常规表现,把人物的微妙心理状态引入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他画中的“时间”不再是基督生平事迹的“传记时间”,也不是《圣经》陈述这些事迹的“故事时间”,而是一种远为细致、截片般的微观纪录——当基督的血液从奔流到逐渐干涸,当追悼者的眼泪透露出他们心中的痛苦和哀悼。 引自 基督的血和玛利亚的泪
46人阅读
硬透明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自序 影子与记忆
以文字重现这些瞬间犹如以线条勾画逝去的影子,是件令人担忧的事情。把瞬间连接成真实发生过...
-
豹迹
想象性的回忆。其中提到的时间、地点和历史都无足备考,但传达的却是一次实际经历中的真实感...
-
基督的血和玛利亚的泪
-
发现北京:场地的记忆
新北京的“原点”在哪里?为什么“展览型建筑”成了公共空间的核心?这一新的空间体系如何塑...
-
书的记忆与记忆中的读书
父母决定与其被撕被烧,不如把一些书籍送给喜欢读书的学子。因此我的表哥巫孟还就邀请了他在...
> 查看全部1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