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的劳动
给“爱”和“母性”赋予象征性的价值并将其推向神坛,实际上是长 久以来榨取女性劳动的意识形态机制。这在女权主义者进行的有关“母性意识形态”的批判中逐渐明晰 [Badinter, 1980;服部, 1986] 。“爱”和“母性”都是意识形态机制。“爱”,其实就是女性为了调动自己的能 量,将丈夫的目的当作自己的目的的一种机制。“母性”是女性为了极力克制自我需求,通过引发自我献身和牺牲精神,将孩子的成长看作自己的幸福的一种机制。女性只要赋予“爱”以无上价值,她们付出的劳动就很容易被“家人的理解” “丈夫的慰劳”等说辞所回报。女性是供给“爱”的专家,也是总在“爱”的关系中单方面付出的一方。美国社会学家芬奇与格罗夫斯明确地指出,所谓的女性专有领域的“关怀”、“照料”实际上是"以爱之名的劳 动" (a labor of love) [Finch&Groves, 1983 ] 。 引自 以爱之名的劳动
40人阅读
小羊绒衫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性统治的唯物主义分析
再次重申,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既不是女性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 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者,他们...
-
“家务劳动”的发现
家务劳动被排除在市场之外,是无偿劳动的原因,而并非其结 果。[同上: 16] 问题的核心就在...
-
以爱之名的劳动
-
日本的家务劳动论争
将“家庭主妇论争”纳入“家务劳动论争”之中的是在 1960 年《朝日期刊》中矶野富士子的论文...
-
日本的家务劳动论争
从理论来讲,这一时期有关女性的讨论正处于向女权主义转变 的时期,对于现有的各个学科的要求...
> 查看全部1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