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文字下乡
这样说,中国如果是乡土社会,怎么会有文字的呢?我的回答是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我们的文字另有它发生的背景,我在本文所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基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引自 再论文字下乡 古代开始,识字、读书就是上层贵族才能掌握并垄断的知识,普通民众只要懂得耕作即可,所以被称为“愚民”,也有俗语叫“女子无才便是德”,封建社会需要的是稳定的社会阶层,下层民众懂得越多,就越不利于社会稳定,
就像养猪一样,只懂得吃喝拉撒睡的猪才是一头好猪,整天想着跨越猪圈,向往自由与蓝天的猪是精神异常,犯病的猪
60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