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等
陽春曲 題 情 [1] 從來好事天生儉 [2],自古瓜兒苦後甜。奶娘催逼緊拘鉗 [3],甚是嚴,越間阻越情忺 [4]。 [1]在這題目下共有六首,都是以女子的口吻寫的有關愛情的題材。 [2]好事,指男女相愛。儉,在這裏是受拘束的意思。 [3]奶,同奶。奶娘,就是娘。拘鉗,拘束鉗制。 [4]間阻,從中阻攔。忺(xiān),合意。情忺,情投意合,等於說要好。儉,甜,鉗,嚴,忺,押韻(廉纖)。
天淨沙 秋 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 [1]鴉,家,馬,下,涯,押韻(家麻)。
古诗文网: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山坡羊 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 [1]。望西都 [2],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3]。 [1]表,外面。表裏,等於說內外。《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表裏山河,必無害也。"這句是說潼關形勢險要。 [2]西都,指長安。 [3]聚,怒,路,都,躕,處,土,苦,苦,押韻(魚模)。
古诗文网: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雁兒落帶得勝令 退 隱 [1] 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共山高下。 倚仗立雲沙 [2],回首看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戲野花。雲霞,我愛山無價。看時行踏,雲山也愛咱。 [3] [1]這一題目下原共兩首。 [2]雲沙,即雲。 [3]佳,畫,下,沙,家,花,霞,價,踏,咱,押韻(家麻)。
古诗文网:
雁儿落带得胜令:双调带过曲,由《雁儿落》和《得胜令》两个小令曲牌组成。
这首曲子从曲词的内容来看,当是作者隐居历城时的作品。张养浩隐居历城是在公元1321年(元英宗至治元年),时五十二岁。
賣花聲 懷 古[1] 美人自刎烏江岸[2],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3]。傷心秦漢,生民塗炭[4],讀書人一聲長歎[5]。 [1]在此題目下,原共二首,今選一首。
[2]美人,指虞姬,項羽的寵姬。烏江,在今安徽和縣東。據《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在垓下(地名,在今安徽靈壁縣東南)被漢軍包圍,"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當夜,項羽突出重圍,被漢軍追到烏江岸,項羽自刎而死。這裏活用了這一典故。
[3]玉門關,《後漢書·班超傳》載,超久在絕域,年老思歸,上疏雲:"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
[4]生民,等於說人民。塗,泥塗。炭,炭火。偽《古文尚書·仲虺之誥》:"有夏昏德,民墜塗炭。"
[5]岸,山,關,漢,炭,歎,押韻(寒山)。
水仙子 譏 時 鋪眉苫眼早三公[1],裸袖揎拳享萬鍾[2],胡言亂語成時用,大剛來都是哄[3]。說英雄誰是英雄?五眼雞岐山鳴鳳[4],兩頭蛇南陽臥龍[5],三腳貓渭水飛熊[6]。 [1]鋪眉苫眼,大模大樣,臉上毫無表情(今河北省中部還保留這種說法)。這裏指對人蠻橫、欺壓人的人。苫,讀shān。早,早已。
[2]裸袖揎拳,捋起袖子露出胳膊。這裏也指蠻橫的人。鍾,參看第一冊311頁注〔5〕。
[3]大剛來,總之。哄(hòng),胡鬧。
[4]這是說:五眼雞竟成了岐山的鳴鳳。五眼雞,與下文兩頭蛇、三腳貓,都指怪物。岐山,在今陝西岐山縣東北。《國語·周語上》:"周之興也,鸑?
(yuèzhuó,鳳之別名)鳴於岐山。"《太平寰宇記·鳳翔府》:"周之興也,鸑?
鳴於山上,時人亦謂此山為鳳凰堆。"
[5]南陽臥龍,指諸葛亮。《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徐庶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臥龍也。'"參看劉禹錫《陋室銘》"諸葛"注,見本冊1306頁注〔9〕。
[6]渭水飛熊,指呂尚。參看第三冊895頁注〔5〕。據《史記·齊世家》載,文王要出獵,先占卜,卜辭說:"所獲非龍非彲(音chī,通螭),非熊非羆(音pí,似熊而大),所獲霸王之輔。"後來果然在渭水之陽遇到呂尚。後世俗語把"非熊"誤為"飛熊",以"飛熊入夢"代表文王遇呂尚的故事。公,鍾,用,哄,雄,鳳,龍,熊,押韻(東鍾)。
古诗文网
作者这种庄俗杂陈、嬉笑怒骂而尖峭老辣的散曲风格自成一家,被时人称作“张鸣善体”。明代曲家薛论道就有一首仿“张鸣善体”的《朝天子·不平》:“清廉的命穷,贪图的运通,方正的行不动。眼前车马闹轰轰,几曾见真梁栋。得意鸱鹗,失时鸾凤,大家挨胡厮弄。认不得蚓龙,辨不出紫红,说起来人心动。”语言虽不及本曲灏辣,却能得其神理。
四時佳興(春)[1] 梅花漏泄陽和信[2],才殘臘又逢春[3]。東風北岸冰消盡[4]。元夜過[5],社日臨[6],中和近[7]。 天氣氤氳[8],花柳精神。駕香輪,馳玉勒,醉遊人。清明過了,飛絮紛紛。隔孤村,聞杜宇,怨東君[9]。 歎芳辰,已三分,二分流水一分塵[10]。寂寂落花傷暮景,淒淒芳草怕黃昏[11]。 [1]原共四首,詠春夏秋冬,這裏選了第一首。
[2]陽和,指春天。
[3]殘臘,等於說殘冬。
[4]河的北岸向陽,而且春風容易吹到,所以這樣說。
[5]元夜,上元(元宵節)之夜,這裏指上元這一天。
[6]社日,農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在春分前後)。
[7]中和,即中和節(二月初一),與上巳(三月初三)、九日(九月初九)合稱三令節。
[8]氤氳(yīn yūn),氣很盛的樣子。
[9]這是說怨春天不肯久留人間。東君,指春神。一過了清明,春天就要完了,所以這樣說。
[10]這是化用了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的句子。《水龍吟》:"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參看本冊1551頁注〔9〕。
[11]信,春,盡,近;氳,神,君;辰,分,塵,昏,押韻(真文)。
雙調夜行船 秋 思[1] 百歲光陰如夢蝶[2],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來,明朝花謝。急罰盞夜闌燈滅[3]。 〔喬木查〕 想秦宮漢闕,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麼漁樵無話說[4]。縱荒墳橫斷碑,不辯龍蛇[5]。 〔慶宣和〕 投至狐蹤與兔穴,多少豪傑[6]。鼎足三分半腰折,知他是魏耶?知他是晉耶[7]? 〔落梅風〕 天教你富,莫太奢[8]。無多時好天良夜。看錢奴硬將心似鐵,空辜負錦堂風月。 〔風入松〕 眼前紅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車。曉來清鏡添白雪[9],上床與鞋履相別。莫笑鳩巢計拙[10],葫蘆提一向妝呆[11]。 〔撥不斷〕 利名竭,是非絕。紅塵不向門前惹[12],綠樹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補牆頭缺,竹籬茅舍。 〔離亭宴煞〕 蛩吟一覺才寧貼,雞鳴萬事無休歇[13]。爭名利,何年是徹[14]。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鬧穰穰蠅爭血[15]。裴公綠野堂[16],陶令白蓮社[17]。愛秋來那些: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人生有限杯,幾個登高節。囑咐俺頑童記者[18]:便北海探吾來[19],道東籬醉了也[20]。 [1]這個套曲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否定和對社會上爭名奪利現象的激憤,但總的傾向仍是"人生如夢""行樂及時"的消極情緒。此處文字系根據《東籬樂府》和《中原音韻》。
[2]這句是說人的一生就像一場夢。夢蝶,《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栩栩然,歡喜的樣子;蘧蘧然,驚動的樣子。)
[3]急罰盞,急忙罰酒行令,指急忙喝酒。夜闌,夜將盡。
[4]恁麼,這麼。
[5]辯,通辨。龍蛇,這裏指碑上的字。古人常以龍蛇喻書法的筆勢。
[6]多少英雄豪傑最後都投到狐蹤兔穴(指墳墓)中去了。
[7]這是說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形勢中途完結了(即蜀吳中道滅亡),最後的勝利者是魏呢,還是晉呢?
[8]奢,等於說奢望。
[9]白雪,指白髮。
[10]《詩經·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朱注:"鳩性拙不能為巢,或有居鵲之成巢者。"這裏"鳩巢計拙"指不善營生。
[11]胡蘆提,糊裏糊塗。一向,等於說一味。妝,通裝,假裝。呆,傻。
[12]紅塵,這裏指熱鬧繁華的景象。
[13]這是說爭名奪利的人直到深夜才睡去,天一亮就又為名利而奔忙了。蛩(qióng),蟋蟀。
[14]徹,等於說頭、終結。
[15]這三句是形容世人爭名利的情況。
[16]裴公,指唐代裴度。裴度字中立,曆事德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官至中書侍郎平章事。為人堅正有操守,屢次被當權者貶斥在外。後來宦官當權,裴度便在洛陽治宅第,修了一個別墅叫綠野堂,和白居易、劉禹錫在這裏飲酒作詩。
[17]陶令,指陶潛。陶潛作過彭澤令,所以稱他為陶令。白蓮社,晉代慧遠法師在廬山虎溪東林寺邀集當時著名的和尚、儒士百餘人組成白蓮社,同修佛事,舊時傳說陶潛也曾參加。
[18]者,近代語氣詞,表示命令語氣。
[19]北海,指東漢的孔融。孔融曾任北海相,所以後世稱他為孔北海。他曾經說:“座上常滿客,尊中酒不空,吾無憂矣。”
[20]東籬,參閱本冊1559頁注〔5〕。蝶,嗟,謝,滅,闕,野,說,蛇,穴,傑,折,耶,耶,奢,夜,鐵,月,斜,車,雪,別,呆,竭,絕,惹,遮,缺,舍,貼,歇,徹,血,社,些,葉,節,者,也,押韻(車遮)。
古诗文网:
第四支曲由叹古转为讽今,内容与上二支曲并列,意思更透过一层:帝王豪杰的功业尚且化为乌有,更何况看钱奴的万贯家财。可笑这些人心硬似铁,一味地爱钱如命,看不透人生好景不常,为欢几何,空使锦堂风月虚设,根本不懂得赏心乐事。全曲四句,分两层递进,看钱奴的庸俗愚蠢和昼锦堂的良辰美景两相对照,俚俗的白话和清雅的词藻各得其所。元代另一个杂剧家郑廷玉根据神怪小说《搜神记》所作的《看钱奴》,写一个周姓贫民在天帝的恩赐下变成一个为富不仁、极其吝啬刻薄的百万富翁,有助于理解“天教富,莫太奢”的意思。此处讥刺看钱奴的贪吝鄙俗,实际是将汉诗中“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贪财爱惜费,但为后世嗤”(汉乐府《西门行》)的老调翻为新曲。
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可说是文人咏怀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先秦到两宋,凡是进步的文人,即使处在最黑暗的时代和最坎坷的境遇中,无论怎样昏酣遗世,在内心深处总还多少保留着一点立功立德的理想。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像元代那样善恶颠倒、是非不分,把文人打入社会的最底层。因而元代文人对现实大多是彻底绝望的。如张养浩《新水令·辞官》中说:“青史内不标名。”“把功名富贵都参破。”又如孛罗御史《一枝花·辞官》中说:“无是无非快活煞。”仕途顺利的文人尚且作如是之想,压在社会下层的文人也就可想而知了。马致远的《夜行船·秋思》正是将这种看穿一切的普遍情绪提到历史的高度来认识,更集中更凝练地反映了元代愤世嫉俗者的共同心理状态。根据曲意可知,这套曲子当为作者晚年所作。
般涉哨遍 高祖還鄉[1] 社長排門告示[2], 但有的差使無推故[3], 這差使不尋俗[4], 一壁廂納草除根一邊又要差夫[5], 索應付[6]。又言是車駕,都說是鑾輿,今日還鄉故[7]。王鄉老執定瓦臺盤,趙忙郎抱著酒葫蘆。新刷來的頭巾,恰糨來的袖衫[8],暢好是妝麼大戶[9]。 〔耍孩兒〕 瞎王留引定火喬男女[10],胡踢蹬吹笛擂鼓[11]。見一颩人馬到莊門[12],匹頭裏幾面旗舒[13]。 一面旗白胡闌套住個迎霜兔[14],一面旗紅麴連打著個畢月烏[15],一面旗雞學舞[16],一面旗狗生雙翅[17],一面旗蛇纏葫蘆[18]。 〔五煞〕 紅漆了叉,銀錚了斧[19],甜瓜苦瓜黃金鍍[20]。明晃晃馬槍尖上挑[21],白雪雪鵝毛扇上鋪[22]。這幾個喬人物[23],拿著些不曾見的器仗,穿著些大作怪的衣服。 〔四煞〕 轅條上都是馬,套頂上不見驢[24]。黃羅傘柄天生曲[25]。車前八個天曹判[26],車後若干遞送夫[27]。更幾個多嬌女,一般穿著,一樣妝梳。 〔三煞〕 那大漢下的車,眾人施禮數。那大漢覷得人如無物[28]。眾鄉老屈腳舒腰拜,那大漢那身著手扶[29]。猛可裏抬頭覷[30],覷多時認得,險氣破我胸脯。 〔二煞〕 你須身姓劉,你妻須姓呂[31]。把你兩家兒根腳從頭數[32]。你本身做亭長耽幾盞[33]。你丈人教村學讀幾卷書。曾在俺莊東住。也曾與我喂牛切草,拽壩扶鋤[34]。 〔一煞〕 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麥無重數。換田契強秤了麻三秤[35],還酒債偷量了豆幾斛。有甚胡突處[36],明標著冊曆[37],見放著文書[38]。 〔尾〕 少我的錢差發內旋撥還[39],欠我的粟稅糧中私准除。只道劉三誰肯把你揪捽住[40],白什麼改了姓更了名喚做漢高祖[41]。 [1]高祖,即漢高祖劉邦。曲中以一個鄉民的口吻寫出他對漢高祖的嘲罵和諷刺。這也就否定了最高統治者的"神聖尊嚴",揭露了他們的醜惡面目。
[2]社長,一社之長。元代五十家為一社。排門告示,等於說挨門挨戶通知。在各家門前立有粉壁,有科斂差使時就寫在上面通知大家。
[3]只要是有差使都不得藉故推辭。
[4]尋俗,尋常。
[5]一壁廂,一邊。除,一本作"也"。
[6]索,須。
[7]車駕,鑾輿,皇帝的車,都是皇帝的代稱。鄉故,即故鄉。
[8]糨(jiàng),漿洗。
[9]暢好是,正好是。妝麼,裝模作樣。
[10]瞎,等於說壞。王留,元曲中慣用的農村中好事者的名字。火,通夥,夥。喬,是罵人的話,等於說惡(è),怪,壞。喬男女,男人的賤稱,元曲中奴僕對主人也自稱男女。
[11]胡踢蹬,胡鬧,亂來。
[12]颩(biāo),一本作"彪"。一颩,一大隊。
[13]匹頭裏,劈頭,迎面,當頭。舒,展開。
[14]這句是寫月旗。胡闌,環的複音。傳說月中有玉兔搗藥,所以用白環套著個兔子代表月亮。鄉間人沒看到過這種旗,所以隨意作瞭解釋。下四句同。
[15]這句是寫日旗。曲連,圈的複音。用紅圈和烏鴉代表日,是因為傳說日中有三足烏。畢月烏,近代星曆家以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配二十八宿,又以各種鳥獸配二十八宿,如"昴日雞"、"畢月烏"等。這裏"畢月烏"即指烏。
[16]這句是寫舞鳳旗。
[17]這句是寫飛虎旗。
[18]這句是寫蟠龍旗。
[19]叉,斧,都是儀仗。錚(zhēng),這裏指鍍。
[20]這句是寫"金瓜",皇帝的儀仗之一。
[21]這句是寫"朝天",皇帝的儀仗之一。
[22]這句是寫鵝毛宮扇。
[23]喬人物,等於說怪人物。
[24]當時農村常以騾駕轅以驢拉靷,很少用馬,所以這裏對全用馬表示奇怪。
[25]這句是寫一種叫曲蓋的儀仗。曲蓋像傘,柄是曲的。
[26]這句是寫皇帝的儀仗隊。他們舉止拘束,表情呆板,所以把他們比作天上的判官。
[27]這句是寫侍從人員。他們手裏拿著備皇帝隨時使用的各種東西,所以說他們是遞送夫。
[28]覷,偷看,在這裏就是看的意思。
[29]那身,揶動身體。那,通挪。
[30]猛可裏,猛然間。
[31]須姓劉,須姓呂,等於說本姓劉,本姓呂(依張相說,見《詩詞曲語辭匯釋》)。
[32]根腳,等於說出身。
[33]耽,同耽,樂(lè),沈溺,過度地愛好。
[34]壩,一種碎土、平整土地的農具。拽壩扶鋤,泛指田裏的活。
[35]這句是說劉邦當年借別人換田契的機會從中勒索。
[36]胡突,同糊塗。
[37]標,寫。冊曆,指帳簿。
[38]見(xiàn),現。文書,指借據之類。
[38]差發,當官差。旋(xuàn),不久,立刻。
[40]揪捽住,即揪住。
[41]白,平白無故。故,俗,夫,付,輿,故,蘆,戶;女,鼓,舒,兔,烏,舞,蘆;斧,鍍,鋪,物,服;驢,曲,夫,女,梳;車,數,物,扶,覷,熟,脯;呂,數,書,住,鋤;粟,數,斛,處,書;除,住,祖,押韻(魚模)。
古诗文网:
睢景臣是元代有影响的散曲作家。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他从扬州到杭州,与著《录鬼簿》的钟嗣成会面,由此可知他曾生活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这段时间里,但具体生卒年不详。《录鬼簿》说他“心性聪明,酷嗜音律”。所作散曲仅保存下套数三篇,《哨遍·高祖还乡》是他的代表作。此曲把显赫一时的汉高祖刘邦作为辛辣讽刺的对象。汉高祖荡平天下当了皇帝后,杀了淮阴侯韩信,又亲自率兵攻打造反的淮南王黥布,威风凛凛地回到故乡沛县。《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高祖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由此可见刘邦还乡不仅神气,而且还很热闹,走时全城送行。刘邦的时代距离元朝已经很遥远,但元曲作家却多以“高祖还乡”题材作套曲。这大约与元朝皇帝每年都要回一次上都有关。其他人的作品都没有流传下来。睢景臣这一篇没有按照史实描写刘邦还乡,而是换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写出了截然不同的情景。
———————————————————————————————————————————
西廂記[1] 第四本第三折 (夫人長老上雲[2])今日送張生赴京,十裏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長老先行,不見張生小姐來到。 (旦末紅同上[3])(旦雲)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4],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 〔正宮〕〔端正好〕 碧雲天,黃花地[5],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滾繡球〕 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柳絲長玉驄難系[6],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7]。馬兒迍迍的行[8],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9]。聽得一聲去也松了金釧[10],遙望見十裏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 (紅雲)姐姐今日怎麼不打扮?(旦雲)你那知我的心裏啊。 (唱) 〔叨叨令〕 見安排著車兒馬兒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氣,有甚麼心情花兒靨兒打扮的嬌嬌滴滴的媚[11]。準備著被兒枕兒則索昏昏沈沈的睡[12],從今後衫兒袖兒都揾做重重疊疊的淚。兀的不悶殺人也麼哥[13]?兀的不悶殺人也麼哥?久已後書兒信兒索與我恓恓惶惶的寄[14]。 [1]《西廂記》,全名為《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是元雜劇中不朽的作品之一。全劇的故事梗概是這樣的:有個叫張珙(gǒng)字君瑞的書生,路過河中府(即今山西永濟縣),在普救寺裏偶然看到前相國的女兒崔鶯鶯,立刻發生了愛情。為了能與鶯鶯親近,他寓居於普救寺的西廂房,但仍無緣接近鶯鶯。這時恰好強寇孫飛虎率兵圍了普救寺,要搶鶯鶯。鶯鶯的母親崔夫人就宣言誰能退得賊兵,就把鶯鶯嫁給他。張生於是挺身而出,給義兄白馬將軍杜確捎去一封信,請來救兵,殺退了孫飛虎。但這時夫人卻以鶯鶯早就許配鄭尚書的兒子鄭恒為藉口,違約賴婚。張生極為失望,因而病倒。鶯鶯本來對張生就懷愛慕之心,這時在丫環紅娘的幫助下,瞭解到張生的苦悶與病因,更為感動,於是毅然與張生私下結為夫妻。不久夫人得知,大為震怒,卻無計可施,被迫許嫁,但須張生得官後才許成親。後來張生中了狀元回來,與鶯鶯正式結婚。全劇共五本二十一折,這裏選的一折,是寫張生進京趕考鶯鶯在長亭送別。在這一折裏作者著重描寫了鶯鶯對張生的愛情和對拆散他們夫妻的禮教的憎恨。
[2]長老,寺院住持僧的通稱。
[3]旦,劇中的女腳,這裏指扮演鶯鶯的演員。末,劇中的男腳,這裏指扮演張生的演員。按:這兩個腳色分別為正旦(女主腳)、正末(男主腳),但常常簡寫作旦、末。紅,指紅娘。
[4]取應,即應試、趕考。
[5]範仲淹《蘇幕遮》詞:"碧雲天,黃葉地。"
[6]玉驄,馬。參看本冊1548頁注〔5〕。這句是說無法留住要遠行的人。
[7]倩(qiàn),請人代自己做事。這裏是請、讓的意思。
[8]迍迍(zhūn zhūn),等於說慢騰騰。
[9]大意是說:剛剛擺脫了相思之苦,又要別離了。破題兒,唐宋人的詩賦起首要剖析題義,叫破題,因而事情的開頭也叫破題兒。
[10]釧(chuàn),鐲子。松了金釧,表示瘦了。
[11]靨(yè),面頰。
[12]則索,只須。
[13]兀的,等於說這。也麼哥,襯字,用於句末。
[14]恓恓惶惶,急急忙忙的樣子。地,飛,醉,淚,遲,疾,系,暉,隨,避,離,肌,知,氣,媚,睡,淚,寄,押韻(齊微)。
(做到見夫人科[1])(夫人雲)張生和長老坐,小姐這壁坐[2]。紅娘將酒來。張生,你向前來,是自家親眷,不要回避。借今日將鶯鶯與你,到京師休辱沒了俺孩兒,掙揣一個狀元回來者[3]!(末雲)小生托夫人餘蔭,憑著胸中之才,視官如拾芥耳。(潔雲[4])夫人主見不差,張生不是落後的人。(把酒了。坐科)(旦長籲科) 〔脫布衫〕 下西風黃葉紛飛,染寒煙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簽著坐的[5],蹙愁眉死臨侵地[6]。 〔小梁州〕 我見他閣淚汪汪不敢垂[7],恐怕人知。猛然見了把頭低,長籲氣,推整素羅衣。 〔麼篇[8]〕 雖然久後成佳配,奈時間怎不悲啼[9]。意似癡,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 (夫人雲)小姐把盞者!(紅遞酒,旦把盞長籲科雲)請吃酒 〔上小樓〕 合歡未已,離愁相繼。想著俺前暮私情,昨夜成親,今日別離。我諗知這幾日相思滋味[10]。卻元來此別離情更增十倍[11]。 〔麼篇〕 年少呵輕遠別,情薄呵易棄擲。全不想腿兒相挨,臉兒相偎,手兒相攜。你與俺崔相國做女婿,妻榮夫貴。但是一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12]。 (夫人雲)紅娘把盞者!(紅把酒科)(旦唱) 〔滿庭芳〕 供食太急。須臾對面,頃刻別離。若不是酒席間子母每當回避[13],有心待與他舉案齊眉[14]。雖然是廝守得一時半刻[15],也合著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尋思起就裏[16],險化做望夫石[17]。 (紅雲)姐姐不曾吃早飯,飲一口兒湯水。(旦雲)紅娘,甚麼湯水咽得下! 〔快活三〕 將來的酒共食,嘗著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氣息泥滋味。 〔朝天子〕 暖溶溶玉醅[18],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眼面前茶飯怕不待要吃[19],恨塞滿愁腸胃。蝸角虛名,蠅頭微利[20],拆鴦鴛在兩下裏。一個這壁,一個那壁,一遞一聲長籲氣[21]。 [1]科,表示演員到此處要表演某種戲劇動作。又稱為介。
[2]這壁,這邊。
[3]掙揣,博取,努力爭取到。
[4]潔,元代雜劇中稱和尚為潔郎,簡稱為潔。這裏指普救寺的長老。
[5]斜簽,即斜,今北方方言還有斜簽的說法。斜簽著坐的,斜著身子坐著的,指張生。
[6]臨侵,疊韻連綿字。死臨侵,等於說發呆發死。
[7]閣淚,眼淚停留在眼裏。
[8]凡是重複前曲的,叫麼(yāo)篇。
[9]奈時間,這時節。《古本戲曲叢刊》初集張深之正北西廂秘本正作"這時節"。
[10]諗(shěn)知,熟知,深知。
[11]元來,同原來。
[12]煞強如,等於說賽強如,即賽過(依張相說)。
[13]每,們。
[14]舉案齊眉,這是用的東漢梁鴻的故事。參看《滕王閣序》"梁鴻"注,見第三冊1175頁注〔17〕。梁鴻的妻子孟光每次遞飯給梁鴻時總要舉案齊眉。後世就用"舉案齊眉"表示夫妻相敬。這裏用來表示像夫妻那樣親熱地一起吃飯。
[15]廝守,相守。
[16]就裏,等於說內容,情況。
[17]望夫石,傳說古代有個女子的丈夫服役在外,這女子每天登山眺望,結果化成了石頭,世稱此石為望夫石。這裏用來形容自己呆望。
[18]玉醅,泛指酒。
[19]怕不待要,難道不要。
[20]《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民。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民。時相與爭地而戰。"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蠅頭微利。""蝸角"、"蠅頭"均言其小。
[21]一遞一聲,交替著一聲聲地,也就是你一聲我一聲地。飛,迷,的,地;垂,知,低,氣,衣,配,啼,癡,醉,圍,已,繼,離,味,倍,擲,攜,婿,貴,第,急,離,避,眉,刻,食,意,裏,石,食,泥,泥,味,醅,水,淚,吃,胃,利,裏,壁,壁,氣,押韻(齊微)。
(夫人雲)輛起車兒,俺先回去,小姐隨後和紅娘來。(下) (末辭潔科)(潔雲)此一行別無話兒,貧僧準備買登科錄看[1],做親的茶飯少不得貧僧的。先生在意,鞍馬上保重者!"從今經懺無心禮[2],專聽春雷第一聲[3]。"(下)(旦唱) 〔四邊靜〕 霎時間杯盤狼藉。車兒投東馬兒向西,兩意徘徊,落日山橫翠。知他今宵宿在那裏?有夢也難尋覓。 張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來。(末雲)小生這一去白奪一個狀元,正是"青霄有路終須到,金榜無名誓不歸。"(旦雲)君行別無所贈,口占一絕,為君送行。"棄擲今何在?當時且自親。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末雲)小姐之意差矣,張珙更敢憐誰?謹賡一絕[4],以剖寸心。"人生長遠別,孰與最關親?不遇知音者,誰憐長歎人?"(旦唱) 〔耍孩兒〕 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5]。伯勞東去燕西飛[6],未登程先問歸期。雖然眼底人千裏[7],且盡生前酒一杯。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裏成灰。 〔五煞〕 到京師服水土,趁程途節飲食[8],順時自保揣身體[9]。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風霜要起遲。鞍馬秋風裏,最難調護,最要扶持。 〔四煞〕 這憂愁訴與誰?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嶽低[10]。到晚來悶把西樓倚,見了些夕陽古道,衰柳長堤。 〔三煞〕 笑吟吟一處來,哭啼啼獨自歸。歸家若到羅幃裏,昨宵個繡衾香暖留春住,今夜個翠被生寒有夢知。留戀你別無意,見據鞍上馬,閣不住淚眼愁眉[11]。 (末雲)有甚言語囑咐小生咱[12]?(旦唱) 〔二煞〕 你休憂文齊福不齊[13],我則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魚雁無消息[14]。我這裏青鸞有信頻須寄[15],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此一節君須記:若見了那異鄉花草[16],再休似此處棲遲。 (末雲)再誰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旦唱) 〔一煞〕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煙暮靄相遮蔽。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我為甚麼懶上車兒內?來時甚急,去後何遲? (紅雲)夫人去好一會,姐姐,咱家去!(旦唱) 〔尾聲〕 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裏。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17]? (旦紅下)(末雲)童僕趕早行一程兒,早尋個宿處。"淚隨流水急,愁逐野雲飛。"(下) [1]登科錄,科舉考試的錄取名冊。
[2]懺,僧尼代人懺悔時念的經文。經懺,指佛經。禮,禮拜,這裏指誦習。
[3]春雷第一聲,指考中的消息。演員下場前,往往先吟兩句詩。下文"淚隨流水急,愁逐野雲飛"同此。
[4]賡,續,酬和。
[5]這句是說自己落的淚,比白居易在江州聽琵琶時落的淚更多。白居易《琵琶行》:"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就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6]伯勞,鳥名。這句是比喻兩個人的別離。古樂府:"東飛伯勞西飛燕。[7]眼底,等於說眼前。
[8]趁程途,等於說趕路。
[9]時,時令。揣,弱(依張相說)。
[10]華嶽,即華山。華山的三峰為:蓮花峰、仙人峰、落雁峰。
[11]閣不住,禁受不住,這裏是忍不住的意思。
[12]咱,語氣詞,表示祈使,略等於現代漢語的"吧"。
[13]文齊福不齊,當時熟語,意思是文才夠格但是福氣不夠,即不能考中。
[14]秦觀《鷓鴣天》詞:"一春魚鳥無消息。"
[15]青鸞,鳥名,鳳屬。古代有青鸞送信的傳說。
[16]花草,這裏指女色。
[17]量,料想。藉,西,徊,翠,裏,覓;淚,濕,飛,期,裏,杯,醉,灰;食,體,遲,裏,持;誰,知,悴,溢,低,倚,堤;歸,裏,知,意,眉;齊,妻,息,寄,歸,記,遲;美,蔽,嘶,內,急,遲;裏,臆,起,押韻(齊微)。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