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阴阳五行的系统论
尽管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身份,其中意识形态和学术真理的成分大不一样,但作为当时时代的哲学世界观即这个系统论宇宙图式,却是相当一致的。汉武帝说:“盖闻‘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黄)帝曰:善。……余闻之,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因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这也是基本一致的。一个从政治出发,一个从医学出发,却都要大讲天人、古今,都寻求其中相通而互感的共同律则。这就是当时的时代精神。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与“古今”总连在一起,从《易传》《吕览》《淮南》以及阴阳家到董氏都如此。“天人之征,古今之道也。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参之于古,考之于今。”把自然哲学和历史哲学混合等同起来,是值得注意的中国哲学的重要特点。 “当时的时代精神”让我联想起《埃涅阿斯记》,都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某种政治理想与朴实世界观揉杂之作。 引自 三 阴阳五行的系统论
8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