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章 何谓真正的“自虐史观”?
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基于胜利即正义确立的框架、概念或者展示这一观念的用语等,一旦获得话语权,现代历史学家就要面临不得不沿袭其说法的问题。无论书写和阅读历史的人自身是否为专业研究者,都必须时刻警惕这一方面的一些陷阱。我们出于学术研究的方便起见,不得不经常使用“民族”这一术语,然而满足上述定义,即(1)语言相同,(2)共有相同的风俗、习惯以及历史(包括神话),(3)具有隶属于同一个民族的“民族意识”这三个条件的,实际上只有现代史领域,充其量包括近代史领域。前一小节已经谈到,前近代史领域中的“民族”就未必满足第(3)的条件,而在(2)的风俗习惯里则又往往包含宗教。作为一个学术用语来说,我们可以容许“民族”带有某种能被我们意识到的虚构,但是应该将其与露骨地带有某种意图的虚构,即被政治利用的虚构加以区别。 在“人种”“民族”“国民”的概念上存在着两种混淆,即有意识的混淆和无意识的混淆。前面提到的种族歧视意义上的种族差别主义(racism),有时也被译作民族主义。此外,当统治者企图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扩大势力时,“国民”就被放在了优先的位置;相反,当在文化方面希望独立时,“民族”则成为首选。现在所有的民族纷争其实都孕育于这种矛盾之中。另外,民族主义者及国家主义者想贬低政敌时,则经常使用“卖国贼”这类词语来威吓对手。 引自 序 章 何谓真正的“自虐史观”?
141人阅读
昆仑山上一棵草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序 章 何谓真正的“自虐史观”?
-
丝绸之路与世界史
中央欧亚在人类历史上所起到的另一个巨大作用,就是在距今大约三千年以前孕育出了游牧民族。...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