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 页码:第29页
同意原则的例外 ⋯⋯你必须永远同意关于天气的“事实性”陈述,即使它们错得离谱(这些陈述无一例外用疑问句的方式表达,但这绝不意味着真正的发问,也并非要求一项理性回答,这只不过是要求他人作出反应的一种方式而已)。不过,你可以表达不同于其他人的好恶观点,或者用一种俏皮或是机敏的个人风格表达你的异议。 怎样用合适的方式回应“哦,很冷啊?”之类的问题呢?如果你发现真的不能苟同,可以说“是啊,不过,我还挺喜欢这种天气呢,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你觉得呢?”或者“是啊,不过你知道,我对冷的敏感程度并不怎么高,对我来说,还挺暖和的。”请注意,这两种回应方式都用一种赞同式的表达开始,尽管第二种回应存在明显的自我矛盾,前面用“是的”表示很冷,后面却用“还挺暖和”予以否定。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否定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礼节比逻辑更重要,但如果你真的很难忍受用一个礼节性的“是”来开头,你不妨用一个听起来表示赞同的“嗯”来代替,并且别忘了再点点头——这也是一种表达同意的方式,可能赞同程度略低一些。 也许更好的方式是传统的“永不抱怨”模式,这种回应一般是:是的(或是点头嗯),但至少还没下雨。”如果你恰巧喜欢冷空气,或者觉得一点儿也不冷,这样的回应能够让你自己和你那冷得发抖的谈话对象同时感到满意,并达成共识。每个人总是同意,寒冷的晴天要比雨天要好——或者,至少,人们习惯于这种表达方式。 个人品味或敏感度带来的天气谈话模式的变化,其实更多的是对同意规则的修正,而不是一种例外:用“事实性陈述”直接反驳仍然是一种禁忌,基本的同意规则仍然适用;只不过由于允许品位或敏感度差异的存在,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讲“事实性反驳”婉转定性为品位或敏感度差异,从而弱化了这一规则本身。 ⋯⋯只需要记住一点,在英国男性争论,尤其发生在酒吧等特殊环境中的争论中,公开而经常的分歧——不仅仅关于天气,而且关乎所有事务的分歧——是表达友谊和建立亲密关系的有效途径。 引自第29页
87人阅读
安托万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27页
对天气的评论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或者说,用的是一种逼问式的语调),其奥秘就在于,它确...
-
第28页
选择天气担当重任,成为重要的社会交流功能代码,这绝不是某个人独裁命令就能做到的,从这个...
-
第29页
-
第65页
⋯⋯但我仍然坚持我的那句“得了,别胡扯了!”(Oh,come off it)要比挑衅性的积极调门...
-
第388页 结论:定义英国性格
⋯⋯英国人并没有幽默专利,但幽默在英国日常生活和英国文化中的极端重要性与高度普及性...
> 查看全部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