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媒
以官本位为核心的资源运作方式和强国家—弱社会的力量对比态势,往往是农地被以另一种形式“兼并”的重要原因。国家以公共名义所发动的政治和行政性行为。农民对土地既无定价的权力,也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农民所能做的,最多就是在承认政府定价乃至于截留特权的前提下,以种种方式想方设法地让政府再提高补偿价格,或者左右攀比后,得到某种程度的公正感觉就知足了。农民的可怜与“可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以某种体制外的手段和方式博利,也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33人阅读
> 我来回应
大维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一.迎检,迎检
出现利益博弈时,村干部首先担心的不一定是乡镇外显出来的体制性权利,而是政府干部,尤其是...
-
五、周旋于商民之间 P136
中国乡村社会在当下的政治文化环境中对待法律的一种按需索取的态度。 法律对于他们与其说是用...
-
六.媒
-
七、“可嫌”的农民
财政收入=干部责任心+工作作风+工作艺术。 工作作风换为乡镇的说法就是“擂”,即反复无休止...
-
八、僵持
真正的法治距离中国地方社会,尤其是它的官民关系层面还有较远的距离,纠纷中双方之于法律的...
> 查看全部1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