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修复肠道的方法
谈到抗发炎,当然离不开肠道的环境。肠道有上万亿个微生物,这数字和构成人体的所有细胞数量差不多。
现在科学家的兴趣已经从人类基因的总和,转向了这些微生物基因的整体,也就是个别环境的“微生物基因体”(microbiome)。前面提到独特的签名、看出每个人老化的程度,也就是透过微生物基因体的研究达到的。
人体的消化道,包括肠道,是一个很特殊的环境,从头到尾的酸碱值、营养、氧气含量、水份量并不完全相同。就像我用下页的图表达的,从胃到小肠、大肠,无论酸碱值、氧气含量、主要组成和微生物群都有各自的特色。
胃会分泌胃酸,食物并不在胃里发酵,所以胃的环境是含氧、微生物数量少,也只有少数耐酸的菌种才能在这里生存。肠道的环境是由肠黏膜、经过消化的食物残渣,和肠道微生物共同建立起来的,含氧量较低。小肠一般来说微生物量比大肠少得多,种类也不同。
肠黏膜同时是相当重要的免疫组织,分泌各种抗菌蛋白来调控肠道内的环境。长住在肠道的微生物,是已经适应肠道环境的住客,无论争取营养或黏膜的附着地段,都有它们的优势,可以阻止坏菌在体内过度生长。
有些肠道里的菌透过代谢的产物,还可以和身体细胞的粒线体直接沟通,进一步启动身体细胞不同的基因表现。许多人不知道,每一个人身体细胞的粒线体,有它自己的DNA。而且粒线体完全是母系遗传,也就是当初只来自母亲的卵子,它所含的DNA也只来自母亲的粒线体。因此过去科学家也用粒线体DNA的排列,来追溯人类演化的源头。
粒线体是细胞的发电厂,可以说主导了身体各部门生理运作的效率。然而对我而言不只如此,就连个人灵性的发展,都离不开这里所谈的母系遗传。
--------------------------------------------------------------------------------------------------------------------------------
有些专家也发现肠道菌的组成,可以解释一个人会不会得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现在专家在一些神经退化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以及思觉失调症患者的脑组织里,发现有肠道细菌的踪影,认为很可能是解开疾病的重要线索。
脑部明明有血脑屏障保护,微生物应该是进不去的,更别说是那么遥远的肠道菌。这一点,目前的看法是和身体的老化与发炎分不开,也和肠漏脱离不了关系。
一个人老化,代谢过程产生的活性氧分子,会在粒线体里累积,影响细胞和组织的能量生产效率。发炎也会随着老化增加,但身体里能用来修复组织的干细胞却愈来愈少,这让许多组织受损。如果肠道细胞受损,身体的修复机制又同时失效,肠道菌和这些菌的代谢产物会进入血液,这就是前面谈到的肠漏。
肠道细胞会受损,同样地,血脑屏障也会因为慢性发炎而受到损伤,让这道保护脑部的防线出现漏洞。原本不该出现在脑部组织的细菌与细菌的代谢物进入了脑部,引起发炎,早晚会影响认知功能,而导致前面提到的神经退化疾病和思觉失调症。
另一个可能让肠道微生物进入脑部的路径,是透过连结肠道和脑部的迷走神经。很有意思的是,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在发病前,其实已经有肠胃道的症状;迷走神经被手术破坏的人,得到帕金森病的比例也比较低。
谁想得到脑部疾病竟然和肠道细菌有关。从预防医学的角度来说,还是要从整体着手,恢复肠道的健康,也就有机会把脑部的健康带回来。
---------------------------------------------------------------------------------------------------------------------------------
补充益生菌和育菌素,在长期饮食失调、刚接受抗生素治疗等情况是相当重要的。然而这样的补充,只是走出第一步,我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肠道环境的影响,更是长期健康的关键。
肠道里的坏菌仰赖葡萄糖和果糖这类简单的糖类作为能量来源,对肠道友善的微生物则喜欢运用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这类复杂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说,光是不吃精制糖、多吃蔬菜这么单纯的生活调整,已经在帮助肠道留下好菌、剔除坏菌,让肠道恢复健康。
肠道是一个让我们和外来物接触的界面,而这个界面只靠一层薄薄的上皮细胞和它所分泌的黏液来维持。这一层上皮细胞3天左右会全面换新,来维持肠道的功能和完整。前面提过,现代人肠漏的问题十分普遍,如果能有长住在肠道的微生物来帮助,对这道防线的完整性是再好不过。
科学家也发现了有助于维持肠道完整性的微生物,其中一个是“艾克曼嗜黏液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肠道里如果没有艾克曼嗜黏液菌,原本应该留在肠道里的未分解食物蛋白质,会出现在血液里,导致食物过敏或各种自体免疫的疾病。
一个人如果采用间歇性断食,让消化道有足够的净空时间,原本的坏菌就被淘汰,还可以提高肠道艾克曼嗜黏液菌的数量。
过度加工食品除了过量的糖、反式脂肪带来代谢的压力,以单糖为主、缺乏膳食纤维、添加人工甜味剂和乳化剂,也会对肠道微生物组成产生不好的影响。一个人饮食的变化,会改变肠道的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好饮食,不光能恢复代谢灵活性,对肠道健康和完整性都有好的保护效果。
“困难梭状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一种难缠的肠道菌感染,可能导致肠胃穿孔和败血症,但用粪便微生物移植的方法来治疗,可以得到不错的成效。我之前探讨灵芝多糖体对肠道菌和肥胖的影响,也用粪便微生物移植技术确认实验动物减重效果,的确来自肠道菌相的改变。
透过肠道微生物的科学来治疗各种代谢和发炎疾病,确实是可以期待的主题。
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调整着手,就可以帮助肠道保持完整。每天少吃一餐或两餐,几个月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断食,对肠道健康都是很大的帮助。
李家小猫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25 让肠道成为健康的朋友
肠道透过肠道的上皮组织接受通过肠道的营养,得到食物带来的各种讯息,并且隔绝外物的入侵,...
-
26 建立肠道的内环境
抗老化、年轻化是可能的,而且离不开抗发炎的机制。肠道健康,以及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正...
-
27 修复肠道的方法
-
28 每个人可能都有过敏
现代人对食物的过敏和发炎愈来愈普遍,和我在第25~27章讲到的肠漏有关。肠漏也就是肠道的通透...
-
29 到处都是过敏原
一般外食大概避不开大豆油,而有些食品业者会采用便宜的大豆卵磷脂作为乳化剂,来稳定加工食...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