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墓幢 p172
佛教和死亡信仰有关的仪式,大都因为和中国儒家的孝道结合在一起,而得以深入中国社会。如六朝时期的孟兰盆会,仅是佛教徒在七月十五日供养佛和僧侣,到唐代以后则转变为僧俗信徒在这一天营办盂兰盆供佛,以超度先亡,救拔七世祖先。上从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都把盆供做得精巧丰富。唐初由于地狱思想的流行,使得人们更重视超拔七代祖先地狱之苦。盛唐以后,人们开始树立墓幢祈求亲人免于恶道之苦,后来更把建造墓幢和孝道连结在一起。 唐代中期以后流行的《十王经》和十王信仰,可能是促成墓幢和孝道结合的重要因素。 引自 第三章 墓幢
67人阅读
赖怀普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与唐代尊胜经幢的建立 p30
其后,佛陀波利的传奇也成为五台山以及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有关灵异事迹的一个原型:波利...
-
第一章《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与唐代尊胜经幢的建立 p33
在数以万计的佛教典籍中,《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得以脱颖而出,成为唐代最流行的经典之一,更...
-
第三章 墓幢 p172
-
第三章 墓幢 p197
经幢中以墓幢居多数的原因,系因《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原来具有灭罪、祛病、长寿、免除一切恶...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