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河南:对峙开始的地方
张巡的事迹固然忠烈可嘉,但他终究身处在一个矛盾纷纭、无法自拔的河南战场。同样,庄严幽沉的睢阳祠也无法掩盖雕阳城曾经的累累白骨与败土颓垣。对于后代的学者或文人来说,时间的不可追还与距离的难以企及是塑造忠臣形象天然的培养皿,它帮助人们按照自己的要求凸显或建构忠臣卓尔不群的品性。但培养皿又往往是这样一个空间,它容易抽空诞生此一形象的原始情境。因此,作为与张巡同时代并且亲临战争发生地的唐人,他们的感受或许就更为真切,并且似乎更具有洞悉历史本相的力量。因为他们明白,无论张巡的忠臣形象如何高大伟岸,却终究是脱不了惨烈与悲壮的色彩。 在距张巡的抗贼大约十余年后,大历十才子之一的诗人李端途经睢阳,写下了以下这首五言律诗。也许,李端笔下那凄清哀婉的景象与欲哭无泪的感受才最为真切地表达了张巡与睢阳的主题: 睢阳陷虏日,外绝救兵来。世乱忠臣死,时清明主哀。荒郊春草遍,故垒野花开。欲为将军哭,东流水不回。 因为张、许这一支力量,帝国在河南暂时渡过了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一波危机。但是,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而河南节度使已被证明不能再起多大作用了,地方军阀业已成长起来,河南的政治地理格局势必将因此发生大的变动。至少,原本不太被关注的河南东部与西部即将进入我们的研究视线。而在结束了河南节度使的任命后,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新的危机将是摆在肃宗面前的新的难题。 引自 第一节 河南节度使与张巡 对峙的君王和太子不会考虑死守睢阳的张巡许远,张巡许远也不会考虑死在他们刀下的睢阳百姓,宋真宗也只是借此事来慰藉孝子忠臣,文天祥也是借此事明其志辱其敌。除去时代附加的情境,我看到的只有血、火、阴谋与固执。
99人阅读
imagin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河南:对峙开始的地方
-
第一章 河南:对峙开始的地方
日本学辻正博曾将代宗朝至宪宗朝河南政局的发展主线概括为有的“顺地化”进程,其论述视角以...
-
第二章 关中:有关空间的命题
总的来看,虽然都是强藩,朔方、泾原、凤翔这关中三镇所体现出来的矛盾性是两河藩镇所没有的...
> 查看全部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