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背景与一般思想水平
丁小龙 (未来心不可得。)
读过 中国思想史(三卷本)
铜镜之所以铸有如此的铭文,用镜作镜的人之所以相信这铭文有如谶文的应验,是因为铜镜的铜被认为是金精,而镜子的明澈又有特别的深秘意味,据学者的研究,古代中国人对铜镜怀有神秘感,从先秦以来就有,看把镜子当做这个世界的支配者,作为帝王权力的象征而神秘化、神灵化,则从西汉末年谶纬大盛时就已经十分普遍,特别是铜镜是仿照天象而作的,因此它仿佛是天的象征,它的周边所常有的天干、地支名称以及四神、八卦、二十八宿,就仿佛天圆如笠,而“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的铭文,又使人们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它的“形”与“质”都是以“天”为依据的,因此它具有“天”的神圣意味,也有着“天”一样的不言而喻的神秘力量,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把心中的所有理想和信念都写在了上面。 引自 第一节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背景与一般思想水平
348人阅读
丁小龙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119页
人类学上曾经有所谓的大传统(great tradition)与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这是Robert ...
-
169页
在人们很熟悉的《逍遥游》中,庄子写下了那个关于鲲鹏以及蜩与学鸠的著名寓言,从“小知”到...
-
第一节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背景与一般思想水平
-
第五节 佛教东传及其思想史意义(续)
再接下去,既然普遍而永恒地存在于所有一切中的本原,以及人们能够理解这种本原的悟性就是佛...
-
关于“唯识学说”
唯识学说把人的心灵状况分成三种,一是遍计所执性,即固执于意识自体和现象客体的真实性,对...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