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自我修养(十二)内在驱动力
前面谈过的“元素”就像是做好了准备,但关键是谁来使用这些元素呢,它们不会自己运转起来。书中谈到“三位艺术大师”——演员的智慧,情感,和内在驱动力。 第十二章——内在驱动力 到了书的后半部分,很多概念已经被拆解过,所以作者主要注重谈如何运用这些概念。 内在驱动力,是演员想要去表演的欲望和热情。有了这样的驱动力才能主动表演和创作。有时候驱动力是自发的,例如角色本身很吸引演员。但有时候,却需要智慧和情感的帮忙。 三位大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融入角色情感和巧妙的思考能激发演员的表演欲望。这种内在驱动力也同时是演员积极思考,感情投入的原因。 演员往往是很被动的,处于被挑选的位置。很难说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具有很强吸引力,可以自动激发演员的表演欲望。这就要求演员通过“智慧”去加工角色,去理解整个故事,慢慢的就会对角色产生感觉,找到与角色呼应的情感,从而激发内在的表演欲望。 喜欢的事情就会很有动力去做,好的演员一定对表演有近乎狂热的喜爱。我喜欢的一位演员罗宾威廉姆斯说过:如果你(对表演)只有一丁点的疯狂,那你必将彻底失去。一定是疯了,不疯狂就太迟了。You jump,I jump. 作为观众只会被对表演狂热的演员点燃。 遇到干瘪的角色时,演员如何能够调动内在的驱动力。书中所给出的答案是思考和想象。这需要演员的“智慧”,换句话说,好的演员,必须聪明和勤奋。在把握剧本的前提下,不断想象出更丰富刺激的情境,构思出更多符合逻辑的细节,找到角色的内在情感节奏,表演也会变得吸引力。
cr.知乎Lydia
匿名由我不由天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演员的自我修养(十)交流
本章节谈到了很多概念,也一定程度解答了演员“眼技”的问题。为什么演员哪怕不说话,不动作...
-
演员的自我修养(十一)适应
这一章节较短,但思路很新。我过去并没有特别留意演员在表演中的“适应力”问题,没有从这个...
-
演员的自我修养(十二)内在驱动力
-
演员的自我修养(十三)连续性
首先有一个练习,导演要求学员们回忆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学员们炸开了锅,大家叽叽喳喳讨论着...
-
演员的自我修养(十四)内在创造状态
为什么观众入不了戏?为什么观众隐约感觉到障碍? 第十四章——内部创造状态 音乐有了连续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