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是意义,不是结局。如果想保持幸福感,就必须改变我们通常对目标的期望:与其把它当成一种结局(相信它可以使我们开心),不如把它看作是意义(相信它可以加强我们旅途中的快乐感受)。当目标被认可为意义时,它才会帮助我们规划旅途中的每一步;而目标被认为是结局时,它所带给我们的只会是无尽的困难和挑战。正确的目标认知,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安宁。引自 目标很有意义 66 罗伯特·M·波西格(Robert M。Pirsig)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Zen and the Art of Motoreycle Maintenance)中,提到他和一群老僧人攀登喜马拉雅山的故事。虽然波西格是成员中最年轻的,但和那些老僧人相比,他反而是爬得最辛苦的。
因为波西格只把注意力放在尽快登上山顶上,总是被前面的山路所影响,无法享受攀登的乐趣,最终导致失去了攀登的愿望和毅力。老僧人们当然也想登上山顶,但爬到山顶并不是第一要务,他们在确定正确的方向之后,就开始轻松愉快地享受着自己的路途,而不会被前面的山路所困扰。引自 目标很有意义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