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郗鉴——兼论京口重镇的形成·四
第74页
江左内战中东方战场的存在,说明南士在本籍既易招合部曲家兵,又具有广泛的政治影响。东晋如能牢固地控制三吴,南士的力量就能为东晋朝廷所用,三吴就能成为东晋的战略后方,这对于巩固建康,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所以郗鉴都督东南八郡,既是为了抵御苏峻的需要,又是为了东晋长期的战略需要。 引自 (一)三吴的战略地位/70 第93页
他的意思是说,竞言北伐者并无资实,行将疲民以逞,甚或借以行非常之事。他主张保全晋室、暂安江左为重,寇不来我亦不往,以待局势的变化。东晋一朝持这种见解的臣僚前后甚多,王羲之、孙绰辈是其著者,他们持重苟安之心是一目了然的。然而处北伐之任者确实往往心存不测,而往往又是力不从心,难得逞其志向,徒滋江左纷扰。士族专兵,皇权不振,政治格局如此,无人可以挽回。直到刘裕当权后门阀士族统统丧失了兵权,情况才得以改变。 引自 (六)郗氏家族在京口的影响/92
59人阅读
bbjing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论郗鉴——兼论京口重镇的形成·二
第46页 一般说来,拥众南来而止于江淮间的流民帅,或者门户不高,或者虽有门户背景但本人不具...
-
论郗鉴——兼论京口重镇的形成·三
第53页 其中关键之处是,从朝廷说来,郗鉴可为己用,但他毕竟是流民帅,必须小心谨慎对待,有...
-
论郗鉴——兼论京口重镇的形成·四
-
论郗鉴——兼论京口重镇的形成·五
第96页 我认为,江左草创之时,司马氏为了应付江南士族的挑战并和辑南来的侨姓士族,主要依靠...
-
庾氏之兴和庾、王江州之争
第106-107页 庾、王作为门阀士族的代表,几乎面临相同的矛盾,所以他们休戚相关,利害与共,...
> 查看全部1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