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起源
对原始艺术的思考
一、原始艺术🟰实用艺术
原始人的建筑、制像(雕塑、绘画)都具有实用目的,都是满足自我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产物。在原始人眼里,所谓的“艺术”就是“实用艺术”,区别于现当代以审美为导向的“艺术”。如文中所言,“在原始人中,就实用而言,建筑和制像之间没有区别。”以法国拉斯科洞窟为例,原始人刻画了很多栩栩如生的牛,并用长矛和石头击打这些牛目的为了获得更多的猎物。绘画只是为了实用性而来,他们没有绘画可以“装饰”洞窟的意识和需要。
二、交感思维和对自我的思考
“他们甚至相信某些动物通过某个神话跟他们联系在一起,相信整个部落是狼族,是乌鸦族,或者是青蛙族。这些事情听起来真是奇怪,但是我们绝不能忘记,即使这些想法,也并不像人们可能想像的那样,已经完全跟我们的时代绝缘。”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诗经.玄鸟》
原始人认为自我来自蛙族和鸟族反映了他们对自我从何而来的思考。我们儿时都会问家长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在原始社会,人类也有类似的思考,在他们反复的观察自然后,寻找自然界与自我相类似的动物——鸟或者蛙,从而推断出自己很可能是从鸟或者蛙而来。也有可能是人类对于某些动物所具备的能力而自身不具备所有的崇拜心理。如鸟会飞是人类所不具备的特征,人就认为鸟是神圣的,通过把它神圣化,以象的形式(图腾)来寻得自我的保佑。才开始这个图腾是写实的,但是随着信仰、神话、历史等原因有必要将图腾改写、夸大。比如龙,原先可能是蛇的形象,随着尧舜的征战,更多部落的加入就必须有新的图腾,用以祭拜和统治。于是从各部落所信仰的动物身上取一部分下来,从而形成了“龙”。
“闻一多曾指出,作为中国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它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伏羲考》)。这可能意味着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溶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 ——《美的历程》
不管是图腾的崇拜,还是通过舞蹈来祭祀都是原始人交感思维的显现。
三、原始艺术内容与形式同样重要
“与我们不同的不是他们的技艺水平,而是他们的思想观念。从一开始便理解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
《美的历程》中作者认为原始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简而言之,原始艺术表达形式化的,但是形式背后蕴含深刻的文化内容,是原始文化的表达。如仰韶文化中出现的水波纹、鱼纹不一定是原始人对自然的观察而描绘,而是带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和宗教含义,只是后面逐渐的形式化,成为程式化的东西一代代流传,当然这样的变化会随着观念、技艺的变化而变化,会简化,也会具象化。通过观察中国彩陶纹饰发现,大部分纹饰会不断抽象化,而西方则会逐步具象化。以贡布里希所例举出的波利西亚的战神到新几内亚的仪式面具再到印第安模型,从儿童涂鸦式的到具象化模型都显示着艺术逐步由抽象至具象,所承载内容的表达更准确、细致。中国原始艺术走向与西方艺术走向抽象与具象纯属个人观点,但中国原始艺术的抽象化表达值得今后思考研究。但必须肯定原始艺术内容与形式同样重要。
石上草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导论(摘抄)
1.没有艺术者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 2.如果我们看到一副画画得不够正确,不要忘记有两个问题...
-
奇特的起源
-
埃及、美索不达米亚艺术
>> 我们今天的艺术,不管是哪一所房屋或者是哪一张招贴画,跟大约5000年前尼罗河流域的...
-
希腊艺术(7世纪——5世纪)
一、公元7世纪——5世纪 (一)帕特农神庙 1. 希腊神庙,采用的是一种以多立安部落命名 2. 大...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