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巴枯宁的异说
三、巴枯宁的异说 对中国人口众多的恐惧可以追湖到巴枯宁(MxanAneKcap Baky,1814一1876)。巴枯宁的名字和“黄祸论”连在一起与日俄战争期间发表的署名伊凡诺维奇的《日俄战争与黄祸》文章有关,该文将巴枯宁视为“黄祸论”的鼻祖。中文《“黄祸论”历史资料选辑》第一篇“资料”摘译自巴枯宁著《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TocynapcTBeHHOCTb n anapxna),编者也认同此一说法。 《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中有几段关涉“黄祸论”的言辞,常被论者引用。巴枯宁写道:“一些人认为,中国一国有四亿居民,另一些人则认为有近六亿居民,这些居民在这个帝国境内显然住得太拥挤了,于是现在便象阻挡不住的潮流,越来越多地成群结队向外迁徙,有的去澳大利亚,有的横渡太平洋去加利福尼亚,最后,还有大批人可能向北方和西北方移动。那时会怎么样呢?那时,从鞑靼海峡到乌拉尔山脉和里海的整个西伯利亚边区转眼之间就不再是俄国的了。”在另一处,巴枯宁写道:“这就是简直不可避免的从东方威胁我国的危险。轻视一群群中国人是无济于事的。他们人口众多,就这一点,就够可怕的了。他们之所以可怕,因为人口的过度繁殖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中国境内继续生存下去了。”“只要把这种训练和掌握新式武器、新战术的知识同中国人的原始野蛮行为,同他们身上缺乏任何人类抗议的概念、缺乏任何自由的本能的状态,同奴性十足的服从习惯结合起来,而在1860年最近这次英法联军进攻中国以后充斥这个国家的许多欧美军事冒险家的影响下,这些方面目前正在结合起来,如果再考虑到被迫去寻找出路的居民多得惊人,那末你们就会懂得从东方威胁我们的危险有多大了。”上述文字与前文所述“黄祸论”内容大同小异,作为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者、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巴枯宁何以会鼓吹一个族群(白种)对另一个族群(黄种)的歧视呢?这与美国白人至上者的资本主义逻辑是相同的吗? 巴枯宁出身于俄罗斯贵族家庭。1848年参加法国二月革命。1849年参加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起义被捕,后被引渡到俄国并因另案被判死刑。1857年巴枯宁被流放至西伯利亚。1861年巴枯宁逃离西伯利亚,经日本到美国旧金山,再由巴拿马运河到纽约,最后转到欧洲。1867年巴枯宁在日内瓦参加“和平与自由联盟”国际会议,提出打倒沙俄、建立欧洲合众国的主张。在1873年《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出版前,巴枯宁于1871年出版的《马志尼的政治神学与国际》(Latheologie politique de Mazzini et l'internationale)即有涉及“黄祸论”的内容,其逻辑与上述美国排华中的资本主义逻辑不同,提出了超越资本主义困境的想法。如果不了解《马志尼的政治神学与国际》中的这一思想,就无法准确把握《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关涉“黄祸论”的真实意图。 引自 三、巴枯宁的异说 《马志尼的政治神学与国际》成书于巴黎公社失败之后。其时,统一意大利的民族主义者马志尼对巴黎公社多有揶揄,巴枯宁著书批判马志尼的民族运动。在书的最后几页笔锋一转,认为要解决欧洲当下的困境,唯有以自由、平等、正义、团结等原理建立一个伟大的联邦共和国,如果这个共和国加上美国和澳洲,人口将达到3。4亿到3。5亿。但是,仅仅如此还不够,因为在人道主义的联邦之外,还有8。5亿人口的亚洲人,“其文明更确切地说是传统的野蛮与奴隶制度,将继续构成对自由的人类世界的全部伟大组织的可怕威胁”。亚洲人口众多,被视为国家、专制、宗教的发祥地,这恰是无政府主义者深恶痛绝之处。巴枯宁将亚洲人比喻为狮子和老虎: 如果亚洲只是凶猛的野兽,如果欧洲只是面对着几亿 只狮子或老虎的入侵,这种危险无疑是非常严重的,但与今天真正受到威胁的危险比较,尚不能相提并论。由于亚洲有8亿至8。5亿凶猛的人,他们能够组成国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专制国家,并且早晚不得不将他们多余的人口倾泻到欧洲。如果它们只是野兽,即便数量是欧洲人的两倍,欧洲人无疑可以竭尽全力予以摧毁。但要摧毁8亿人,他们将束手无策。 巴枯宁认为即使英国和俄国一时奴役亚洲,最后也必不能得逞,因为奴役他者必须以牺牲自我的自由为代价。而且,亚洲诸民族还可以利用英俄之间的博弈谋求勃兴之道,最终威胁整个欧洲。那么,能否打破这种难局呢?能。“使亚洲文明化”(Civiliser1'Asie)。巴枯宁的“文明化”或“教化”,不是资本主义的商业化、传教和征服,而是无政府主义倡导的正义、自由、平等,是要用人道之光照亮黑暗野蛮的亚洲。 曾经在美国短暂逗留的巴枯宁了解美国排华涉及人口问题,他写道:“我想说的是,成千上万的中国工人,他们在如今天朝人口过剩的推动下,去遥远的国度一澳大利亚,尤其是加利福尼亚一寻找面包。他们没有受到美国工人的欢迎和好评,这是很自然的:习惯了悲惨生活的中国工人,可以更便宜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与美国工人的劳动力进行非常危险的竞争。另一方面,他们从小就习惯于最严酷的奴役一因为这是东方宗教的基础一以及各种虐待。由于这两方面原因,大中国工人受到老板的青睐。美国和欧洲的老板就像所有被置于指挥位置的普通人一样,自然或多或少就是暴君,他们热爱工人的奴隶制,憎恨他们的反抗。这正是事物的本质。”巴枯宁尖锐地指出美国排华的实质:来自中国的廉价劳动者受到美国资产者的欢迎,而与美国工人形成对立关系。深他继续写道:“中国工人节制而忍耐、具足奴性、拥有熟练的技术,这些都是使他们受到老板们欢迎的品质。但正是由于这一事实,他们不仅在工资上,而且在道德和人类尊严上贬低了美国工人的劳动,从而也贬低了他们全部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由此导致美国工人对中国工人的仇恨日益加深。” 引自 三、巴枯宁的异说 巴枯宁认为,美国工人要想将数十万中国人逐回大洋彼岸绝非易事,而且中国工人业已组织了秘密防卫团体,反对美国工人的迫害。“毫无疑问,这些中国工人的存在和竞争如今对美国工人造成了诸多不便,但这对中国来说是有益的,因为这几十万中国工人今天正在澳大利亚和加利福尼亚学习自由、尊严、权利和人类尊重。我们已经看到,他们效法美国工人,组织了几次旨在提高薪酬和改善芳动环境的罢工。”也即,中国工人已经开始以所在国的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巴枯宁认为这是华工迈向真正解放的第一步,今天在美国和欧洲发生的工人抗议,可以期待将来波及东方。“只有以此为代价,欧洲才有可能获得拯救。”“这就是东方斯芬克斯今天强迫我们猜的谜,如果我们猜不出来,它就会吞噬我们。”在结论处,他写道:“人类在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取得的胜利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深入到那个昏暗而神圣的东方,赶走关于神性的最后记忆。”“这就是终极目标,这就是人类的绝对道德。” 由上可见,巴枯宁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的劳动制度中谈论“黄祸论”,另一方面出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又提出了通过各国劳动者的团结(aoidié)来打破“黄祸”的方法,具体而言,是建立基于团结劳动、科学理性、人类尊重、正义、平等与人类自由的组织。 引自 三、巴枯宁的异说
15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