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 事实上,当前的很多文学理论教材都在试图建构一整套关于文学的理论体系,并以此来阐释文学现象。然而无论体系如何完备,其面临的文学现象总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导致文学理论在复杂的文学现象面前往往缺乏足够的效力。弥补这一缺陷的方式往往是尽可能扩充、修补理论体系,使理论具有更广的延展性并能够自圆其说,这导致理论往往越来越抽象,抽象到了似乎跟文学实践、文学阅读毫无关联。
✐ 在日常生活中,在文学阅读中,在语言表达中,时时刻刻都蕴藏着理论问题。只不过很多人自己意识不到。它像空气一样环绕在我们的身边,支撑着我们的生命和精神,但我们却从不认为它有多么大的价值。这就像是当一个人心脏出现问题时才意识到自己是有心脏的一样,理论也总出现在人们对某一文学问题产生不同见解进而发生争吵的时候。而网络时代无疑放大了这种争吵的社会影响力,将那些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理论问题呈现了出来,同时也暴露出了当代社会中理论思考的缺失。
☆ 希望能跟广大读者一起,用文学抵抗人生的虚无,用理论穿透世间的幻象。
7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