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官僚眼中的优绩和道德判断
技术官僚治国不仅作为一种治理模式失败了,而且压缩了公民项目的存在空间。当今,人们主要从经济角度来理解公共利益。这些官僚根本不考虑培养公民之间的团结、加深公民关系,只是一门心思想要满足以GDP衡量的消费者偏好,这导致了公共话语的贫乏。 如今,政治争论的内容要么是无聊的、管理学的、技术官僚的话语,鼓舞不了任何人;要么是争相大喊大叫,对立党派各执一词,无人倾听。各政治派系的公民都发现这种空洞的政治话语让人难受,让人无劲可使。他们准确地意识到缺乏强有力的公共辩论并不意味着没有政策在制定,只是意味着政策是在其他地方做的决定,而不是在公众视野中——政策由行政机构(通常由行政机构监管的行业控制)决定,或者由中央银行和债券市场决定,活着由公司说客决定,他们以精选捐款换取了对政府官员的影响力。 引自 第二章 “因践行善德而伟大”:优绩的道德简史 看来全世界都在谈💰
6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