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孝: “天下第一”的悲剧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读过 乱世人心
收养义子之风在晚唐五代极为盛行,义子在当时也被称为“假子”或者“义儿”。中国古人为延续宗族,往往会收养义子,但在儒家宗法血缘理念下,一般会以同宗子女为收养对象,唐代在法律上一度还对收养异性男做出限制。但因为受胡人习俗影响和政治军事需求,无论是朝廷公卿巨宦还是地方强藩节帅,都纷纷广纳健儿为假子以扩充实力,据说有胡人血统的安禄山曾有假子八千。到了晚唐,大宦官如田令孜和杨复恭更是收养了大批将校为假子,并通过这些假子控制禁军。这些宦官假子后来出人头地的也为数不少,最有名的当属前蜀高祖王建和岐王李茂贞,这两人在各自的崛起之路上也效仿收养假子来获取忠诚、掌握军队,于是晚唐五代假子之风愈演愈烈。 通过收养,军阀与武将之间形成了一种超乎君臣主仆或上下级之外的特殊“父子”关系,在原本“忠”的价值要求之上又附上了“孝”的伦理要求,从而增强军队的凝聚力,结成一种更为紧密的军事集团。当然这种“假父子”关系实质是以利益为中介的相互利用与交换:军阀们以此获得属下将领的忠心与支持,更稳固地掌控军队和更高效地作战,用《旧五代史》的说法就是“蓄骁果之士,以备鹰犬之用……锡姓以结其心,授任以责其效”。而对于那些武将来说,能被收为假子更改姓名,也意味着与恩主结为利益共同体,获得信任与重用,不少人还登上了节度使的高位。 引自 ****李存孝: “天下第一”的悲剧
59人阅读
闻夕felicit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杨行密与朱温: 一个修昔底德陷阱
近年来西方政治学界流行着一个“修昔底德陷阱”概念。所谓“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
-
****卢光稠与谭全播: 二把手的秘密
当时很多北方移民避乱南下来到虔州,有不少经此地继续向南向东迁移,有的去了福建,有的去了...
-
****李存孝: “天下第一”的悲剧
-
****杨师厚的碑
五代政权更迭乱局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不就是武人依仗军力挑战中央权威从而形成分裂么?从五代...
-
◎后记: 历史里的人
我一直认为研究历史和表述历史是两回事。作为历史学人而言,大都经过相似的专业训练并掌握了...
> 查看全部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