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本土之间的墨西拿海峡是世界上最特别的地方之一。海峡最狭窄处不到3.1千米,它不仅对地中海的海洋生物很重要,对陆生生物也有重大影响。这个狭窄处不仅生活着罕见的海洋生物(如偶尔浮出水面的深海蝰鱼),也是几乎所有从非洲经西西里岛到欧洲的鸟类的重要迁徙路线。春季迁徙期间,鸟类通常达300多种,一次迁徙中鸟类的数量高达35000只。
在古代,墨西拿海峡就广为人知。伊阿宋和金羊毛的故事,以及伊索寓言中都曾提及它。最早提到墨西拿海峡的故事是荷马的《奥德赛》(Odyssey),该故事讲述了奥德修斯及其船员如何穿越这个狭窄的海峡。他们同时面临来自意大利本土和西西里岛两侧的危险,意大利本土一侧有名为斯库拉(Scylla)的六头怪物,西西里岛一侧有吞噬船只的巨大漩涡卡律布狄斯(Charybdis,图24.4)。海峡最窄处实在太窄,没有船只能安然通过,唯一的选择是面对哪种危险。根据女巫喀耳刻(Circe)的建议,奥德修斯选择了斯库拉这侧。怪物夺走了一些水手的生命,但他的船终于逃离了漩涡。在《奥德赛》中,喀耳刻告诉奥德修斯:“沿着斯库拉的峭壁以最快的速度驶过!虽然你会失去6个伙伴,但可以保住你的船,总比全军覆没要好得多。”引自 24 墨西拿期蒸发岩 331由于多年来西方数代人学习古典文学,“斯库拉和卡律布狄斯之间”(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这句话被纳入英语体系,成为一个习语,意思是在两个糟糕的选项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与短语“进退两难” ( on the horns of a dilemma)、 “左右为难” (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 “进退维谷” ( 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或者“在死亡与毁灭之间”(between death and doom)的意思相同。
荷马史诗中的神话故事并非完全虚构。墨西拿海峡靠近意大利的一侧波涛汹涌,有许多暗礁,斯库拉的传说可能由此而来。卡拉布里亚(Calabria)海岸上有一块被称为“斯库拉岩”的著名岩石,据说是怪物斯库拉的栖息地或洞穴。卡律布狄斯就更不是神话了。
由于奇怪的环流模式,且通过海峡狭窄处的潮汐流很强,海峡西西里岛一侧经常出现大型漩涡。它可能没有23米的卡律布狄斯漩涡那么大,可吞没一艘古希腊战船,但是漩涡真实存在,并且直到今天对往来的船只来说仍然相当危险。对于地质学家来说,“墨西拿”有着不同含义。19世纪,地质学家在墨西拿附近的西西里岛地区首次开展工作,发现了非常厚的石膏和盐类沉积物(图24.5),这类矿物由湖泊或海洋盆地中的水
蒸发而形成(形成几厘米的盐或石膏需要蒸发大量海水)。在某些地方,盐和石膏的沉积厚度达1500米,表明这里曾有大量海水被蒸发。在古代,盐非常珍贵,西西里岛人自古就开采这些盐矿,然后通过船只运往世界各地。引自 24 墨西拿期蒸发岩 3311956年,为筹集尼罗河上的一座大坝的建设资金,纳赛尔夺取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以获取其收益。这引发了一场全球危机。英国、法国和以色列人侵埃及,一场几乎全球性的战争要在苏伊士运河打响。最后美国和苏联施加了压力,几国最终撤军。从那以后,埃及一直控制着苏伊士运河。
1958年,该事件降温后,苏联承诺资助在阿斯旺市(Aswan)尼罗河河段上建造大坝的费用,这座大坝被命名为阿斯旺大坝(Aswan High Dam)。大坝在 1960年开始建设,并于1970年完工。它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出名的是淹没了几座令人惊叹的古埃及神庙,如阿布辛贝神庙(Abu Simbel)。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进行了一次拯救行动,将拉美西斯二世(RamsesⅡ)等大型雕塑切割成块,运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图24.6A和图24.6B),然后在水库(现在称为纳赛尔湖)边重建整个神庙。菲莱(Philae)、卡拉布萨(Kalabsha)和阿玛达(Amada)的遗址也不得不迁移。部分需要迁移的埃及神庙送给了协助拯救工作的国家,包括现在位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著名的丹铎神庙 (Temple of Dendur )
大坝可以防洪。如果发生干旱(也困扰着埃及和苏丹),大坝也可以提供稳定的水源及水力发电。但是这需要付出代价。失去周期性的尼罗河洪水,意味着两岸的土壤每年都不再有营养补充,农业因此受到影响。此外,尼罗河流域洪水的减少加上其高蒸发率,使土壤中的盐分不再被稀释或冲走,从而渗出地表。许多重要农业区的土壤已经变得过咸,再也无法种植庄稼。
沉积物的匮乏也意味着尼罗河三角洲不再扩张,反而受到地中海的侵蚀。相反,河流沉积物被困在纳赛尔湖的底部,使纳赛尔湖逐渐变浅,发生淤堵,最终将毫无用处。尼罗河的水质不再浑浊,清澈的河水现在长满了水生藻类,这影响了整个埃及的饮用水质量。尼罗河三角洲和地中海近海区域的渔业已近崩溃。简言之,许多人认为纳赛尔项目的经济损失远超它所带来的效益,尤其埃及现在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正饱受贫困和政治动荡之苦。引自 24 墨西拿期蒸发岩 331但在阿斯旺大坝的建设中有另一个惊人发现。苏联和埃及的工程师之所以将坝址选在此地,是因为这里是一个狭窄的峡口,两侧均为砂岩悬崖。然后,他们在山谷中钻孔,试图找到底部坚硬基岩的位置,以确定大坝的基底。他们在尼罗河河谷不停钻探,但似乎一直找不到底,洪泛区下方深处充填的只有沉积物。1967年,苏联地质学家伊万·S.丘马科夫(Ivan S. Chumakov)发现岩芯中充满了深水环境下的上新世海洋浮游生物。最终,他们在海平面千米之下才钻到基岩!开罗之下的钻探结果显示,基岩在洪泛区表面以下2500米。从地下获取的反弹地震波数据表明,下方有一个大峡谷尺度的大型地貌。可以说,大坝的工程师无意中发现,尼罗河河谷实际上是古代大峡谷充填形成的(图24.6C),比现今的海平面低了2500米。
然而,是什么导致尼罗河下切到比现今海平面低这么多的位置呢?为什么下切得如此之深后它又完全被沉积物填满?另一个谜题出现了,拼图中又多了一块独立的碎片。引自 24 墨西拿期蒸发岩 331因为单一蒸发事件中,所有水消失后只会留下一层薄薄的盐和石膏,所以墨西拿海峡的盐和石膏沉积物如此之厚是干涸和淹没反复交替出现的结果。事实上,据科学家估算,这里的盐层总体积有100万立方千米!该盐量是现在地中海盐量的50倍。因此,地中海至少需要连续干涸50次,洪水和干涸之间的快速波动必定非常剧烈。引自 24 墨西拿期蒸发岩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