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主流的生活”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读过 我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
上野千鹤子在《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一书里曾指出:“女性只要赋予‘爱’以无上价值,她们付出的劳动就很容易被‘家人的理解’、‘丈夫的慰劳’等说辞所回报。女性是供给‘爱’的专家,也是总在爱的关系中单方面付出的一方。”作为供给“爱”的专家,琪琪就这样以“爱”为名陪伴儿子一天天长大,丈夫则依旧忙碌于工作,不是在出差就是奔波在出差的路途中,每个月在家的时间依然有限。然而,在丈夫看来,自己对育儿的参与程度还不错,只要待在家里,还是能够有所贡献,并不是传说中的“父爱如山,一动不动”——他会陪着儿子在小区里玩滑梯,只是20分钟后儿子就会哭着找妈妈;他会在睡前给儿子读上两三本绘本,只是最终哄睡、陪睡的任务还是落在妈妈的身上;遇上儿子生病,他着急得手足无措,但起夜无数次,给儿子喂水、吃药、量体温、盖被子的还是妈妈……在琪琪眼里,孩子爸爸的所有育儿行为都更像是“搭把手”,“顺便帮个忙”,“工作累了,和娃玩一玩,调剂一下”,从付出的时长和程度来说,都很难称得上是在和她共同育儿。 而琪琪的丈夫却认为,遇到孩子的具体问题时,妻子比自己更有办法解决。在他的认知里,女性天然更擅长在生活上照顾孩子。关于琪琪的工作和职业发展,他认为不急于一时,“孩子还小,我老婆能把他带好,就已经很厉害了”。显然,他将抚育幼小的孩子看作母亲头等重要的事情,暂时把职业发展放在一旁是可以理解的,并且是一种普遍的安排——“很多女的生了孩子都这样,家里靠男的努力多赚点钱吧”。问到琪琪未来何时能回归之前的职场轨道,他有信心,但并不能完全确定,只是模糊地说了一句:“她应该可以的。”听到丈夫这番观点后,琪琪的感受是复杂的:育儿这件事不存在谁比谁更擅长,做得多了,自然就会得多,除了喂奶以外,女人能做的,男人其实也都可以做。 引自 “离开了主流的生活”
73人阅读
闻夕felicit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找寻的脉络
这也让我思考,母职真的是一份可以被传承、无法推脱的工作吗?之所以有这样想当然的念头,是...
-
第二章 生育:重塑的自我
2021年中国第四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显示,0—17岁孩子的日常生活照料、作业辅导和接送主...
-
“离开了主流的生活”
-
“如果你没有生第二个的话,很大可能会先提拔你”
然而,不少职业女性在生育后,会面临不平等的待遇和职场天花板,并被拖入一道又一道难以走出...
-
“我是这个家里的项目经理”
而事实上,一个人在上海一边工作一边育儿的宋晴比丈夫承担了更多压力。她在看到丈夫的职场困...
> 查看全部2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