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努力就一定没有收获”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读过 我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
随着社会的变迁,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职能渐渐发生变化。和过去相比,当代女性高度嵌入社会发展的齿轮中,不再只是为家族延续香火,操持家务,而是通过外出工作大大增加了在家庭经济方面的贡献,同时也需要在管理家庭财务、孩子的教育方面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对于孩子实现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寄予极高的期待,并为此费尽心思。法 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的概念,在他看来,教育是社会阶层保持优势的隐蔽手段,下一代的文化资本累积尤其重要。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层母亲们,担心孩子因为教育的失败而无法从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她们将压力和成功画上等号,用自己能够理解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为儿女们也套上了升学的枷锁。她们在家庭中越来越处于轴心的位置,比从前投入更多金钱、精力和时间,一些父亲则扮演着“服务者”的角色,执行支持性的辅助工作。比如,陈娟的丈夫负责接送,往返于家、学校和培训班之间,很少在女儿的学业规划上提出意见,一切以妻子的安排为主。 引自 “不努力就一定没有收获” 表面看起来,陈娟实践母职的内容和上一代女性有了明显的变化,实际上相似的是,她也几乎没有属于个人的时间。她不仅需要为家庭创造财富,还需要为孩子的各种教育殚精竭虑。 作为母亲,一个女性无论曾经对自己的生活有着怎样的畅想和打算,当孩子步入正式学习的轨道,免不了需要和同龄人竞争之后,都会情不自禁地开启“密集母职”模式。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莎伦·海斯(Sharon Hays)提出了“密集母职”(intensive mothering)的概念,用来描述一种在社会上越来越普及的现象:妈妈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情感和劳动来抚养、教育孩子,一切以孩子的发展需求为优先。这背后隐含的社会观念是,人们对母亲这一角色抱着极高的社会期待,孩子自出生后便成为女性生活的重心。随着时代的变迁,母职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她们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照顾者”,而且要学习如何正面管教,耐心地营造亲子氛围,心细如发地为下一代规划学习历程,并和孩子荣辱与共,参与他/她每一阶段的人生选择,努力让孩子的每一步都能踏在正确而光明的道路上。 引自 “不努力就一定没有收获”
93人阅读
闻夕felicit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她从来没有试过别的人生”
在婷婷看来,受过高等教育的婆婆,事实上依然是一个活在旧式传统里的女性:“我婆婆对一个儿...
-
“相当于半个妈妈”
在中国,隔代育儿是年轻父母们的一个普遍选择,根据调查,全国0-2岁的儿童中,主要由祖辈照顾...
-
“不努力就一定没有收获”
-
第八章 隐形的父亲?
我们普遍认为,母性是天生的,女性在怀孕期间已经与孩子建立了紧密的连接;而一个男人要成为...
-
家具爸爸
男性在成为父亲后,对于工作和家庭的时间安排有了矛盾的想法。一方面,他们希望能有机会陪伴...
> 查看全部2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