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对辽东女真人的压迫
还有些边患是由于边吏腐败,索利贪功促成的,景泰中,明边吏汪直与抚宁侯米永,认为海西、建州对明朝有“二心”、“宜讨”。于是大加讨伐,以无数女真人的血和生命换来“皆进秩赐券”,“而夷益大恨,劫掠倍于往昔。直死,夷酋完者禿贡马入谢。于是诸部奉贡请袭如故,边患稍弭矣”。又明弘治十六年三月,巡按辽东按察御史王献臣奏,广宁卫守备都指挥张天祥等,派家童张通等射杀入贡夷人,继而入达营射杀幼男百余人。又用银二千余两购买鞑子幼男、妇女首级二十余,向兵部奏捷报功。“弘治十二年十一月明将张五等使鲁勋等“以酒食诱虏入塞,掩杀三百余人,内男女幼稚胡汉相半”如是等等,女真人的每次有组织犯边活动,均有来自明朝的前因。明朝末年有一次对女真人最大的土地掠夺。万历二年巡抚张学颜会同总兵李成梁“斩驱夷虏”,开拓宽奠等六堡“广袤八百里”。当时王兀堂等数十酋首跪在张学颜的马前,称此地为女真人的牧地,“今即修堡塞我来道,我众不得入内围猎,又不敢进掠,日食将焉用之”。张学颜根本不管女真人的要求,六堡建成。王兀堂纠众千余从永奠堡入犯,总兵官李成梁督兵追击之,斩级七百五十有奇,擒获一百六十名口,且歼其酋首八人,夷其坚巢数处”。明廷以开疆拓土为大功,侵掠土地夺人口中食,逼顺夷变成叛虏。 引自 清代辫发研究 女真与汉人在相识相处的日子里,由于各自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同,相差悬殊,使他们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矛盾的主导方面是明朝,先进的经济与文化使他们居高自傲,歧视凌辱女真人达二百余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政治上明廷对女真人实行的封职授爵、敕贡厚赏和互市的羁縻政策,把女真人视作侏俚左衽,域外奴仆。施以小恩小惠收买安抚。 第二,在军事上实行分而治之,抑强扶弱,剿抚并用的离间、强制征服政策,动辄征战、毀城、灭寨,屠杀不分老幼。用残酷的屠杀威服控制。 第三,在经济上,明廷上下官私都公开或隐蔽地争夺山林资源,强行占领土地。 第四,在文化亦即风俗习惯上,将差异当作歧视的把柄。 第五,边关奸官贪吏为谋私利,侵掠欺压女真人,任意屠杀以报功,酿成矛盾引发冲突。 引自 清代辫发研究 明朝中叶以后女真社会的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个氏族部落不再是独立的,已经形成了隶属关系明确的部落联盟,而且继续兼并、争霸,统一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明朝对女真人之间的争端、兼并还在干预,还在以终极裁判的态度评论其间的是非曲直。明朝的裁判不是站在女真人的立场上,以他们的思想方法、标准理念,而是按照自己的理念,维护边地安宁的目标来裁判,总想抑制兼并,扶弱抑强,以保持分而治之的状态。此时的这个政策是最初政策的延续和发展,是同女真社会发展趋向背道而驰的。明朝君臣奉为上策的分而治之政策,事无巨细一律仲裁,这一切不仅是横加干预的问题,而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明朝调动政治、军事、经济各种手段有力地扶持所谓“忠顺守边”、“顺夷”,同样调动政治、军事、经济的各种手段有力地抑制、打击“扰边”、“逆酋”。形成了明朝自鸣得意的“剿抚并用”政策。在这个政策之下发生了许多有名的战役,如在开原马市设计诱杀了叶赫强酋逞家奴和仰家奴及其儿子、战将,接着明朝官兵策马扬鞭追杀到叶赫城下,直到叶赫女真人跪地求饶。明军以大获全胜收兵、报功、领赏。还有对王杲及王杲城的绞杀,对王杲之子阿台及其城民的绞杀,绞杀过程中不分男女老幼,成百上千的人头同时落地,号称“屠城”之功。此等作为焉能不种下仇恨的种子?这是给多少赏赐都不可抵偿的。而且给赏只能令个别的女真人高兴一时,而仇恨是长久的、刻骨铭心的、大范围的。 于是,明朝官将以绞杀为功。著名辽东总兵李成梁因战功而受到明朝的倚重,到他80岁时还不允其退休,明朝以有他为安全保障,他成为官将们效法的榜样。在边地有人因出兵报功,有人为报功无因也出兵,这就是明朝官将中的常见的腐败现象“邀功请赏”,也确实有许多人请到了赏,见于《明经世文编》、《三朝辽事实录》等官私史料之中。明朝君臣得意于战功,诏告天地、祖宗,大赦天下犒赏群臣。他们不知道仇恨的情绪在女真人中加剧,女真人在焚毁亲人尸骨之后对明朝的驯服不过是暂时的,他们需要时间、需要积攒力量。 引自 明朝对女真人的羁縻政策、文化歧视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明朝君主习惯于进贡品都以最好为标准,而女真人没有自觉地以最好的东西进贡的习惯,在女真人之间竞相攀比贡献最少获赏最多时,明朝边官没有采取使女真能接受的方法,引导他们竞相攀比贡献好东西,而是采用强硬的惩治办法,按照明朝礼仪制度严格要求女真首领,结果激起女真人的反叛,形成激烈的矛盾冲突。瞿九思的《万历武功录》记载,正德、嘉靖年间建州右卫首领王杲等因为所献马匹嬴瘦,受到明朝边官守将裴承祖的严厉惩治,激起女真人的愤怒。事后王杲走上了与明朝为敌的扰边为患的道路,成为威胁明朝边地安宁的枭雄大患,裴承祖等二十几位官员被剖腹惨杀。 引自 明朝对女真人的羁縻政策、文化歧视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见于《李朝太宗实录》记载,女真建州左卫第一任首领猛哥帖木儿曾经迁徙到明朝境内,并追随明军征战蒙古,战后遭到蒙古的报复打击,猛哥帖木儿被迫带领部众迁徙回到李朝境内。此后的建州女真人往复迁徙既不得安宁又得不到保护,夹在强大的李朝、蒙古、明朝之间,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人员伤亡是很大的,女真人曾经一再向明朝申述请求,都得不到回答与帮助。 这还不是全部,女真人有人越范,则靠马市为经济来源的全体女真人就会遭到关闭马市的惩治,数千斤新鲜的山货都得烂掉;有首领越范则其家眷、部众都遭到杀戮之苦,明朝杀女真人是整村、整屯,女真人被杀是成百上千地死亡,这是何等的残酷。我们今天设身处地想一想,这种做法会在女真人中产生什么影响呢?他们还会感激明朝吗?这只能把他们逼上强大自己的道路,努尔哈赤对明宣战的“七大恨”不是无源之水。 引自 明朝对女真人的羁縻政策、文化歧视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女真领袖努尔哈赤时期的《满文老档》记述了一个故事:明天启五年(天命十年)正月初二,努尔哈赤率其官员及亲眷在太子河冰上庆贺元旦。先玩赏蹴球游戏,后来又想出另一个玩法,将银子分别摆放在十八个地方,令汉官的妻子们奔跑取银。“跑时摔倒于冰上者,汗观之大笑”。不用说汉官妻都是小脚女人,即使大脚男人在冰上跑也要摔倒,小脚女人的跑姿和摔倒的狼狈相可想而知了。关键在女真人记事后的点评:“昔太平之时,诸申与汉人互市往来,且不论汉官之妻,即使平民之妻,亦不得被诸申所见,且轻蔑诸申之官员,欺凌殴打,不准立之于其门。而汉人之小官及平民人等往诸申处,却可径入众贝勒大臣之家,同席饮宴,尽礼款待。得辽东后,汉人之廉耻皆已扫地。”从这段记载可见汉族与女真族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矛盾与冲突。女真人平时被歧视的现象少见于他们自己的记载,此时,他们不仅观看欣赏汉人贵妇们,而且这些汉人贵妇在冰上摔倒的丑态也令他们非常开心,所以作了如上的记载,这才透露出他们昔日被歧视的情况。 引自 明朝对女真人的羁縻政策、文化歧视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10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