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GY-Chan爱执信 (意义是三小~)
读过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页码:第1页
“你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 长期以来,我们从各种政治书历史书上都听过卡尔.马克思那句耳熟能详的话—“资本一来到世间,带来的都是血和肮脏的东西。”但是历史上、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真的是这样?带着这个疑问,我选择了与马克思主义观点不相同的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作为理解这个疑问的另一个素材。原本,我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讲的那样,但随着阅读的书的增多和社会经历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受到自由主义的影响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增强,我认为卡尔.马克思那句话仅仅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方面对了一部分,资本并不那么肮脏与罪恶, 进而引起了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个人观点。 关于资本主义精神 在韦伯看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就是禁欲主义,节俭、勤奋而非奢侈、糜烂才是资本主义.。虽然韦伯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资源主义原始积累阶段的贪婪与残酷,但从资本主义发展的理性基础和核心秩序来讲,我还是比较认同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理解与观点。抛开意识形态的范畴来讲,每一种主义都有其核心而且符合一定逻辑和理性的精神,资本主义也不例外。贪婪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资本主义精神中理性、自由的精神确实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如书中所讲“对财富的贪欲,根本就不等同于资本主义,更不是资本主义的精神。倒不如说,资本主义更多地是对这种非理性(irrational)欲望的一种抑制或至少是一种理性的缓解。不过,资本主义确实等同于靠持续的、理性的、资本主义式的企业活动来追求利润并且是不断再生的利润。因为资本主义必须如此:在一个完全资本主义式的社会秩序中,任何一个个别的资本主义企业若不利用各种机会去获取利润,那就注定要完蛋。”利益最大化,自由主义,理性主义,这些资本主义所强调的精神正是资本主义对人类发展重要作用的基础品质。贪婪、腐败这些人类的本性和特质并不是资本主义本身所造成的,相反,是人类本身根据自己的愿望添加到资本主义中。往往我们并不是能清楚认识这种因果关系,而且所谓的各种反动的社会制度、主义往往被赋予了一种人类所创造出来的贪婪堕落,最后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成为了人类本身堕落的代名词。但,无可否认,所有恶的根源都源自于人类本身,主义本身就是来源于人的认知和意识。资本主义精神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但同时并不是所有社会、所有个人都真正理解这种精神。往往我们不知不觉间出于自己人性中的贪婪而偏离了那种真正的精神内核,这种偏离最终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消极影响。但幸运的是,一种教训和自身纠正使人类不停纠正自己,返回原来应有的轨道。因为,在这个时代趋势和社会精神中,没有任何个人和组织能完全隔绝于该种精神。 “另一方面,确实无疑的是新教徒(特别是后面还要作尽探讨的新教运动的某些支派),不管是作为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不管是作为多数还是作为少数,都表现出一种特别善于发扬经济理性主义的倾向;而这种经济理性主义在天主教徒身上,不管他们的处境是上述的前一种还是后一种,却从未表现到这样的程度。”从书中的描述可知,对理性主义的追求特别是经济理性主义的倾向都与每个人的认识水平、信仰相联系。天主教作为欧洲中世纪的精神代表,自然离不开对封建主义和保守主义的维和和引导。这是如此,对于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自然表现出一种矛盾而又缓慢的反应。 “天主教更注重来世,其最高理想更具禁欲苦行色彩,这无疑会将其信徒培养得对现世的利益无动于衷。”读了这段简短的话以后,我突然想到了世界上各大宗教的联系和相似点。作为一名信仰基督的人,我感受到宗教的对人的吸引主要不是在现实的利益,而是在来世。人从诞生那一刻开始就与前世今生各种正邪、道德、信条所联系。这种信念的不同可能造成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价值观,但相同之处都在于,人并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人有自己的责任和任务,为的就是一个绝对存在的神和信条,从而在来世或者一种不可知的世界中获得真正的幸福。从天主教的禁欲主义到佛教的一切皆空再到伊斯兰教的“个人和平、家庭和平到全社会、全人类和平,在和平的气氛中达到全世界融洽相处、以此接近真主”,都劝解人们抵制现实的利益诱惑和人性本质,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事实上,从一种极为表面化的观察出发,看到许许多多最重基督教虔诚的精神形式的代表人物竟出自商业圈子,尤其是很多最热切的虔信派信徒都是这种出身,这确实会令人感到出乎意外。”“艰苦劳动精神,积极进取精神(或不管将其称为什么精神)的觉醒之往往被归功于新教,必须不要像流行的看法那样将其理解为对生活乐趣的享受,或也不应在任何意义上与启蒙运动联系起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都是资本主义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重大事件,西方人所热衷的宗教自然而且也必须能适应资本主义发展。新教中的一切改革都反映在资本主义时代的烙印,而这种变化相比起于天主教的消极禁欲主义更具有时代和现实意义。 宗教作为历史的一个重要因素,自然在解释和理解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不可或缺。不同马克思主义通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来解释社会和历史的总体规律,马克思韦伯通过对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的联系来解释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侧面。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说“因此,如果我们想对我们现在试图进行分析并作出历史说明的对象加以规定的 话,那么这种规定就不能采取一种概念定义的形成,而是至少在一开始只能对这里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作一暂时性的描述。” 市场扩展秩序是哈耶克思想的核心,正是这种市场的扩展才产生了资本主义,但这种扩展背后的精神来源是来自感动宗教改革后的新教,现在我明白,不了解基督教,是决不可能了解西方的文化的,今天的基督教在西方仍然是一种强势文化,历届美国总统都是基督徒,当选总统时都要手按圣经对着上帝宣誓就职。 关于新教伦理 “资本主义精神和前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区别并不在赚钱欲望的发展程度上。自从有了人,就有了对黄金的贪欲。有一些人让黄金欲成为不受控制的欲望,并全身心地顺从它。” “同样,一种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这种经济是以严格的核算为基础而理性化的,以富有远见和小心谨慎来追求它所欲达的经济成功”“这样,职业思想便引出了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理: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载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正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正是天职和现实奋斗的结合,令到新教能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将自己的职业和经营视为对上帝的一种责任。基督教或者新教伦理精神已经在西方国家成为一种基本的道德和责任。上帝和圣经作为一种观念中的绝对存在和真理,让人们从事每一件事都有了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重要的是,新教通过积极的禁欲主义来一方面鼓励奋斗和积极面对生活,一方面反对过度的挥霍和奢侈。这一切都与资本主义精神有密切联系。令人无论面对生活还是从事经营活动,都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自觉摒弃自己的贪婪和欲望,以上帝所应允的诚实、虔诚、理性精神去从事商业活动,而不是堕落到个人的贪婪和私欲中去。“你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清教徒就像所有理性类型的禁欲主义一样,力求使人能够坚持并按照他的经常性动机行事,特别是按照清教教给他的动机行事,而不依赖感情冲动。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要导致资本的积累。强加在财富消费上的种种限制使资本用于生产性投资成为可能,从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财富。是新教将资本主义精神的现实价值观联系到了新教伦理中的禁欲主义。“最初逃避尘世,与世隔绝的基督教禁欲主义已经统治了这个它在修道院里通教会早已宣布弃绝了的世界(但总的说来,它还没有影响到尘世的日常生活中然而发的特点)。现在,它走出修道院,将修道院的大门“砰”地关上,大步跨生活的集市,、开始把自己的规矩条理渗透到生活的常规之中,把它塑造成一 尘世中的生活,但这种生活既不是属于尘世的,也不是为尘世的。”当世俗与伦理结合到一切时,人民便会将心中对神灵的尊敬和畏惧都反映到现实生活和现世利益中,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世俗的禁欲主义和宗教精神有效地组织了资本主义往一种不可预知的偏离方向发展。“这种世俗的新教禁欲主义与自发的财产享受强烈地对抗着;它束缚着消费,尤其是奢侈品的消费。而另一方面它又有着把获取财产从传统伦理的禁锢中解脱出来的心理效果。它不仅使获利冲动合法化,而且(在我们所讨论的意义上)把它看作上帝的直接意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打破了获利冲动的束缚。这场拒斥肉体诱惑,反对依赖身外之物的运动,正如教友派(或公谊会、贵格会)辩护士巴克莱所明言的(更不消提及那些清教徒了),并不是一场反对合理的获取财富的斗争,而是一场反对非理性的使用财产的斗争。” 可以说,马克思韦伯从宗教和精神层面上解释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虽然并不能从根本上将所有问题解释清楚,但这种解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独特和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我一直都比较赞同韦伯先生的观点:“在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诸基本要素之中,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性行为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 或者好多人并不认同宗教意思上的解释,特别是对于无神论的中国人来说。毫无疑问,所为一个有神论者,我相信对某一些信条和精神的敬畏和独立思考有利于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道德问题的抉择。很多人认为,所谓的宗教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实际上,在物欲横流的今日,我们的确需要从宗教的世界观里面找到以我安慰和解脱,好好想想我们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意义何在。这种思考比一切物质成就都更加重要。每一样事物都有其价值所在和目标,问题的重点不是如何去实现,而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当代的中国人正在经历着一种集体信仰缺失状态。人们的思想早已被不同的政治狂热活动和改革开放以来唯利是图的社会发展趋势所冲击,导致人们出现信仰的真空。意识形态的淡化、宗教的功利化、体制对个人思想的禁锢已经使人们无所信仰、无所畏惧。当一个人心中无所畏惧时,还有什么坏事不能做出?毒奶粉、假食品、员工的非人对待、法律和制度上的种种荒谬不公的事件都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连上帝也不怕了,难道还怕做这些?这种思维方式的确十分之恐怖。人们心中无所畏惧,心中无所信仰,在现实中注定被物质或体制所控制、腐化、失去其作为人应当具有的道德和人性。最后,我们会发觉,这种罪最后还是我们自己所承担。这个恶性循环并不是单纯经济上和物质上的飞跃所能解决的。 现在人民普遍有两种极端:要么无所畏惧,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只要有权利和金钱就可以;要么迷信宗教,将宗教本应有的精神和价值观埋没于一种功利主义迷信之中。这两种想法都是对社会极其危险的。或者到现在我们还不明白我们心中的价值观和信仰到底是什么。意识形态上的信仰会根据时代的变化收到不同的冲击,受到政治的不同影响。当意识形态不为人们所认同或不能适应现实状况时,会令人们出现信仰的真空。而我们现在遇到的正是这个问题:人们所信仰的是权利和金钱,而不是意识形态和宗教伦理。一些人心中无所畏惧,因为他们自以为获得了让意识形态和宗教伦理都更加实用的东西;一些人正热衷于追求这种权利。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虽然没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现在社会问题的良方妙药,但它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理性和独特的方式去理解我们的信仰,去关注我们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