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但另一个问题更为普遍,即随着政党发展,普通党员与党的领导人之间出现对立。这个问题不仅难以避免,而且后果也更为严重。政党本身就是一个实体,它不仅是一种运行机制,也是一台政治机器,它不必与全体党员甚至所属阶级取得完全认同。政党只是达成特定政治目标的手段,如果它变成了目的本身,拥有自己的独立目标与利益时,从目的论角度来看,政党组织就脱离了自身代表的阶级。在一个政党中,被组织起来的大众的利益与代表党组织的官方机构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政党官僚的“保守型”利益可能要求政党采取防御性甚至退缩性政策,与之相对,工人阶级的利益可能要求政党采取更加激进大胆的政策,反之亦然,尽管这种情况非常少见。总之,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社会法则:由于分工需要,任何一个整体组织都会产生分支机构,只要分支机构稳定下来,它就产生了自己的特殊利益。只要这种特殊利益存在,就会与整体利益产生摩擦与冲突。更有甚者,分支机构通过执行社会功能,将自己所在社会阶层进一步固化,建立代表它的特殊利益的机构,最终成长为一个独立的阶级。 引自 第六章 综论:组织的寡头化倾向
5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