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
陌生的面孔
读过 北京古建筑地图(下册)
延庆县位于北京城区西北部,东邻怀柔区,南与昌平区相连,西与河北省怀来县交界,北与河北省赤城县毗邻,总面积1993.75平方公里。全县北、东、南三面群山环绕,西面临永定河水系;域内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因夏季气候凉爽宜人,有着北京「夏都」的美誉。 延庆,古称夏阳川,亦谓妫川,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该县历史悠久,相传发生于上古时期,炎、黄两部落之间的阪泉之战遗址即在今延庆县西北境(一说阪泉在今山西省);域内部分区域在西周至春秋时期曾为山戎族活动区域,今西北近山地区保存有玉皇庙山戎墓遗址;战国时地属燕国上谷郡沮阳县。唐朝天宝年间,于今延庆属地始设妫川县(以妫水名之),其后几经废立,于明朝永乐十二年(1414年)置隆庆州。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为避天子年号,始称延庆州。民国初年,改州为县,称延庆县。 该县地处五朝畿辅要隘,自古便为南北交通孔道及军事要冲。明代在北齐长城基础上修筑的八达岭长城,巍峨壮观,是护卫京师的重要屏障;同时期修建的永宁城亦为边防要地,至今留有不少文物吉迹。此外,始建于清未、我国第一条自主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穿境而过,沿途星罗棋布着著名的「关沟七十二景」,以及如岔道城、榆林堡古城等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边塞古城。 至2009年,该地区的历史建筑遗存中,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长城,详见本册后文),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16处,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2处(岔道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榆林堡历史文化保护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将在下文分组逐一介绍,此外还有一些保存较完整的建筑,请见此部分末尾的附表。 引自 延庆县概述
2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