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
葡萄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但我国直到先秦时尚未种植葡萄,它是在西汉武帝时传入的。《史记·大宛列传》说:大宛人“以葡萄为酒,富者藏酒万余石,久者十年不败。…汉使取其实来。”则葡萄是一个外来词汇,所以它有时又写作“蒲桃”,这是因为外来语的对音起初往往无定字的缘故。葡萄来自大宛,此词应是大宛语budaw的对音,与伊兰语budäwa相对应。…汉朝使者将大宛的葡萄传入内地,是我国植物引种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我国最早有明确记载的自异域引入的果树品种。当时引种的规模很大,“离宫别馆旁尽种之”。(P191)
…早在东汉末年,曹丕于《与吴监书》中已把葡萄列为“中国珍果”,谓:“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酲,掩露而食。甘而不䬼,脆而不酸,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倦。又酿以为酒,甘于曲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嗌,况亲食之邪!”…
…我国汉代已有葡萄酒,张衡《七辨》中提到过“玄酒白醴,葡萄竹叶”。但这时葡萄酒非常名贵,汉末有人献西凉葡萄酒十斛给大宦官张让,“立拜凉州刺史”。南北朝时仍然如(P192)此,《北齐书》说李元忠献葡萄酒,“世宗报以百缣”。…至唐代,葡萄酒已较常见。《唐国史补》列举当时的名产时说:“酒则有…江东之乾和葡萄。”这时,凉州仍是葡萄酒的传统产地。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但今山西地区却有后来居上之势。《新唐书·地理志》记太原土贡有葡萄酒。刘禹锡《蒲桃歌》“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P193)
葡萄酒的酒精含量较低,为了提高酒度,元代由西方传来了蒸馏制酒的方法。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有一种用蒸馏法制成的葡萄露酒,其法是:“取葡萄数十斤,同大曲酿酢,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这样制成的酒实际上就是今日通称的白兰地。
P194,孙机《我国古代的葡萄和葡萄酒》,《寻常的精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角抵 相扑
在中国古代盛行的摔跤运动,早期称为“角抵”,后又称“相扑”,其历史看来至少可以上溯到春...
-
参看《陔馀丛考》:“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则虽用纸,而仍相沿曰刺。”
…我国还应算使用名片最早的国家,古时称它为“名刺”或“渴”,到了明清时期又称“名帖”①...
-
葡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